“啊!”一声尖锐的尖叫突然穿过耳膜直击得心脏猛地一震,几乎同时我们都顺着声源望过去,原来是一只小小的蟑螂,吓得阿通一声凄厉的叫,还夹杂着如临大敌般的惊恐,身体向来诚实,双脚高频率高距离地直冲出阳台,像是走了一条全是火的路,还不忘迅速地关上门。
“你们快点把它赶走”阿通依旧保持着刚才的音调和音频。
“啧”妙妙不耐烦地叹了一声,操起一把扫把轻轻一拍,那小强不知是晕乎了还是一命呜呼了,一动不动的,随后被扫到垃圾桶里了。“你胆子怎么这么小,蟑螂你都怕?能不能勇敢一点?你还记得你身上肩负着祖国的使命吗……”我们都在一句玩笑话中一笑而过,阿通笑着打开阳台门仍旧心有余悸地慢慢踱进来。
“你胆子怎么那么小?能不能勇敢一点?”类似这句话的表达总是能听到,但胆子跟勇气从来就不是正比关系啊。
勇气,是相对人,相对事的,它跟所有其他的情绪一样,因人因事而异。而他人,也不能随意用自身的感受来断定别人的勇气或对一个人下结论说“这是或不是一个勇敢的人”。就像苦点笑点一样,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一个点,平常被认为胆小的人可能是因为他害怕的那个点经常出现以致于他迫不得已给人留下胆小的印象,同样地,看起来心理素质好的人可能是因为他害怕的点比较特殊,甚至是常人无法看到的,而当他面对那样一个点的时候,说不定比那些胆小的人还要怂。
就像我身边的阿通,她虽然看见蟑螂之类的小虫,会整个人如临大敌般全身警惕起来,但她看鬼片、悬疑侦察片、重口味的侦查片却泰然自诺。每次她看这些的时候我都不敢靠近,不是什么眼珠子掉下来在地上滚,就是突然出现某个恐怖的画面。所以啊,不能说阿通是一个胆小的人,顶多说她是一个怕蟑螂的人。
如果勇敢是由一个人的勇气去衡量的,而勇气又是以你做一件事所需要的多少单位来衡量。那小时候独自一人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所需的勇气跟现在上台演讲所需要的可能不相上下。让一个怕蟑螂怕得要命的人去扫一只蟑螂,就算是死蟑螂,他所需要的勇气,也丝毫不比让一个恐高的人去蹦极所需要的勇气少,可能还多了1毫升。
是的,就是胆子小,特害怕,但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迈出那艰难的一步,那一刻所鼓起的勇气是不是比不费吹灰之力就轻松搞定的人要多得多呢?就算只多了1毫升,你也是比较勇敢的那一个。那是不是应该说成,这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呢?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姜思达的《透明人》采访了Papi酱,其中有一段对话,
Papi酱:你记不记得,去年,咱俩不是也有一次直播吗?我那天紧张死了。我巨紧张。
姜思达:但你看起来很自如。
Papi酱:那时候是人都在抖。我能想象出来自己应该呈现一个什么样子,所以我尽量让自己去呈现那样子。但其实那时我人在发抖。
“紧张是人体在精神及肉体两方面对外界事物反应的加强,紧张源于对未知的恐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人觉得害怕的事或物,总会让人本能地想要逃避,但当像Papi酱一样紧张到发抖都尽量物保持最好的状态还真是不容易,需要定力也需要很大的勇气。
这或许只有同样因为什么事害怕或者紧张到发抖的人可以理解,那有多难。所以,去对比谁比较勇敢,甚至是局限在某些小事上,是不公平的。
最近在地铁上刚好看到类似的一句话:“所谓勇气,是控制恐惧而不是毫无畏惧。”是的,因为毫无畏惧的人根本不需要鼓起勇气这个艰难的过程,需要人鼓起勇气去做的事,往往都需要人经历一个煎熬的过程。
从你踏出第一步开始,随后需要时时跟自己的心里都作斗争,但也从那一刻开始,你是勇敢的,即使你怕得几乎无法呼吸、怕得心跳不断加快,甚至怕得想逃脱想钻进地里、怕得要命,那一刻你依然是勇敢的,比那个在旁边神情自若甚至嘲笑你的人要勇敢。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套用尼采的这句话,
同样地,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勇敢,那就是本受着恐惧的威胁却依然向恐惧迈进。
所以啊,以后别再因此说人胆小、懦弱、不勇敢了,最多只是个“怕蟑螂的小姑娘”,人家勇敢着呢!
文字/濡末
版面&编辑/丫丁
图片/ Seb NIARK1 FERAUT
(扫描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丫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