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姥已经九十岁了,虽然荣光焕发,但毕竟年事已高,家人已经不敢让她再出远门,也经常不放心她一人在家,我的妈妈也已经年过半百,虽然我觉得她还很年轻。而我终于也到了我妈妈当年生我的年纪,可以预见的不久的将来,我也会成为一个孩子的妈妈,然后踏上我妈妈,我姥姥走过的路。我总觉得我还没有准备好,因为我每前进一步,她们就离我更远一步,我追着他们一步一步,直到永逝降临。如果福泽深厚,上天眷顾,我也能活到可以做姥姥的时候,回望那三代和这三代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不知道。
从小就被说是有出息的孩子,不像农村的孩子,于是我当真接着大家的抬举,一步一步离开生我养我的村庄,初中开始住校,每两周回一次家,高中继续住校,每月回一次家,大学背井离乡,每半年回一次家,工作结婚成家,每年回一次家~越来越远,越来越忙,陪着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候看见他们身体出了些问题,会一阵内疚,但内疚过后,又要回到自己的生活中,看不见,也忘了惦念。
我的很多童年的小伙伴儿,大多都没上高中和大学,他们读到初中之后,就自谋生路了,做的是很累的活,极不稳定,但共同点是就在家门口,村东头和村西头的凑一对儿,吃了晚饭带着孩子消食儿,抓上一把刚割的韭菜,溜达着就回了娘家,跟着邻居的叔叔大伯打个招呼,一切都是熟悉的,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能吃饱穿暖,守着熟悉的爸妈,熟悉的家乡,有什么不好呢。反而是我们这些被夸奖着有出息的孩子,几百公里之外,打桶水的忙都帮不上,爸妈有时摔倒了,都不给你打电话,一是太远借不上力,二是怕你影响工作,事后跟你说的时候也总是轻描淡写,你竟然也真的不以为然。如果说失掉了陪伴,总该有些东西作为弥补吧,不然图什么呢?可是钱也没能给他们多少, 感觉赚的钱刚刚能养活自己,总觉得工资捉襟见肘,未必是真的省不出来,只是不愿亏待自己。
我不知道,这城市中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背井离乡,一年见他们不到20天,即使电话打得再勤,在她们需要你的时候却帮不上一丁点儿的忙,打给她们的钱远不及还得信用卡,我们在这个城市肆意欢闹,他们在另一个村庄默默变老。想起这,心里总会有一股怒气,是什么让一家人不能好好生活在一起,是地区发现的不平衡还是人心的欲壑难填,是迫于生存的压力还是难挡现实的诱惑。无解,总之,这是你的选择,并没人逼你不是么。
每当跟我妈打电话,她提起谁谁家的孩子整天不务正业,谁谁谁结了婚没工作生活很困顿的时候,我又突然很庆幸我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我知道她在想起我的时候,心里是骄傲的,她会很放心,她知道我有独自生活的能力,我会把日子过得井井有条,她知道我衣食无忧,她知道我比那些同龄人飞得更高,她相信,我会过得比她好。如果让她少操心,也算是一种尽孝的话,好吧,那我做到了。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处于照顾老小两难全的境地,那时候她经常对我说,人心都是向下长的,当时我不懂,后来我渐渐明白,人总是惦念自己的儿女多于惦念自己的父母,残忍讲,这似乎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毕竟,一个种族要生生不息的繁衍下去。但我却更相信六道轮回,这一世,你们是我的父母,为我辛苦奔波,无怨付出,下辈子,来做我的儿女,将这一世,我欠你们的,都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