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挺懒的。
举个例子吧,我收拾房间的频率是以周为单位的,每周一到两次。一次非常正常,两次及以上说明我最近心情特别好,工作特别少,内心充满了神秘正能量,这种时候很可能还伴随着爱做大餐、想逛超市等并发症。
每周我都会有一天勤快无比,指挥俩娃和我一起做大扫除。我们的分工是姐姐负责收拾衣柜和书架,弟弟负责所有玩具归位,协助妈妈洗衣服,其他工作由我负责。
每次我说:“今天我没工作,咱们来大扫除啦!”俩娃大多数时候都会唉声叹气,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要吃个面包,一会儿要休息,姐姐花样更多,被迫收拾一会儿之后就会问几点了,要是快到饭点儿她就操心着我们怎么吃?让我别做了她去买。
有时候连续很忙,没有整天的休息日,我会干脆就一早五点起来收拾房间,这时候姐姐总是很合时宜的夸我:“妈妈今天把房间收拾的真干净呀!”她知道一旦我早起干活儿,就没她神马事儿了。
除了这一周一次的大扫除,其余时间我是油瓶子倒了都不扶的。
然而最近我发现家里还挺干净的。差不多每周大扫除时,也就花个两三小时,里里外外都干净了。要知道以前可能会收一天的。
然后我开始注意到,姐姐会让弟弟把玩具放回玩具箱。弟弟会质问姐姐为什么不把刷牙杯放回原位。当然我会被两个人共同质问,书桌没收拾,地上有头发,垃圾没扔进垃圾桶里……
这些事情从什么时候发生的?我想不起来了!盘算了一下大概这么几点:
1.我设立了岗位职责:收衣服和收书是姐姐的职责。玩具整理和协助洗衣服是弟弟的职责。职责带来了责任感。
2.受到质问时我会道歉,有时会改正,有时会说此刻我太忙,请他们帮我做。然后感谢他们。
3、我没有做到时刻让家里干净整洁,同时我的整理非常有规律,一周一次的频率较稳定,孩子找得到周期。
4.还没想到
真的没做什么,孩子开始操心家里的一花一草,一事一物。我不禁反思:是不是正是我的懒,给了孩子承担责任的空间?虽然这么说有点太(bu)牵(yao)强(lian),不过我觉得逻辑很连贯。
曾经我一心想要保持家里整洁时,掉落的一丝头发我都会捡起来数落半天,猜测这是谁的头发,告诉他们我打扫卫生有多辛苦。其实那很无聊。没有人规定房间必须一尘不染,也许那些散落的玩具,有点糖渍的地步恰恰透漏出强烈的生活气息。
我在如今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对自己生活空间负责任的频率,孩子也会找到他们承担责任的方式方法。
这恐怕比包揽和鼓励来的更加实际。
今早,姐姐对我说:妈妈你记得把你的水杯拿回来。
弟弟对我说:妈妈我的鞋脏了,需要洗一洗。
这促使我今天写下这些文字。
不管是不是为我的懒找借口吧!如果这能让孩子们学习和我一起承担家的责任,我愿意这么懒着。给孩子一些机会,也给自己繁忙的生活一点点任性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