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人说:这声音真好听,耳朵会怀孕。
这比喻固然是夸张啦,但也说明了好听的声音,也是能代表你的一张名片。开口动听,在对话、谈判、演讲中,能马上吸引住对方注意力,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健康的声带发出的声音才会动听,那么今天就说说发声原理,别让你的声带在长期用声的环境受伤害。
受伤的声带,给人的感受就是:喉咙很紧、嗓子好像有异物、说话很费力、声带发炎疼痛。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不尊重发声原理,总是“偷懒”。
人体科学发声的原理是这样的:气息下沉——沉到丹田——丹田发力——推回气息——气息冲击声带和声带产生摩擦——发出声音。
你的步骤是不是只有2 步:吸气到胸口——马上声带发声。
你是不是省了4个步骤!很多职场人士,30岁后都有慢性咽喉炎,就是因为省掉了这 4个步骤,没科学用声,日积月累给声带造成很大压力,声带就病变了。这个世界没有捷径,你偷的懒,一定会还回去,所以你经常喉咙疼痛。解决办法就是,你必须要把偷的懒补上!
那,我们就来补上这4 个步骤:
气息下沉——沉到丹田——丹田发力把气息推回——推动气息作为桥梁发出声音
1、气息下沉:【测试】气息是否下沉了,就是看你吸气吸得深不深用嘴快速吸气:咬住手指、快速吸入气息,用鼻慢慢吸气:闻花香、慢慢吸入气息
2、沉到丹田:【测试】气息是否沉到丹田了,就看你的腹部有没有往外凸起,两肋有没有向两边扩张
3、丹田发力:【测试】是否是用丹田发力、推回气息,可以用打嘟噜嘴来检测,如果不是丹田力,嘟噜嘴打不起来
4、推动气息发出声音:【测试】声音里是否有气息支撑,就是听声音发出来后够不够圆润、洪亮
用心体会一下经过补上这几步你的声音有没有用上气息支撑,有没有产生的变化?改变前,用声带发力,声音很细、很薄,发虚、发扁、发白、不好听。改变后,用丹田发力的声音,很厚、很实,集中、响亮、好听。
开始体会不明显很正常,因为你才练习一两次啦,还没有练习到7 次,所以还没找到感觉。
反复多练,声音改变会很明显,声带也不容易累。
大伙记住科学发声的步骤了吗?从今以后可不要“偷懒”了。更多的日常气息练习可以配合上一篇基本功练习,帮助你扩大肺活量,掌控说话时的各种用气方式,慢慢的你也会爱上自己的声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