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下午四点,送小涵上英语课。
小涵的弟弟岩岩正好四点羽毛球下课,于是我送完小涵后便到羽毛球场馆去接岩岩。
当我赶到羽毛球场时,孩子们已经下课了。我看到岩岩和一个瘦瘦的小女孩为一组,正在和另外两个个子高一点的男孩对打。
下午四点多,外面依旧烈日暴晒,但羽毛球场馆里却是一片专注和沸腾。很多成人汗如雨下的享受着打球,烈日和闷热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没有任何阻力。
四个小孩是在捡漏用场地,因为有付费使用场地的成人,于是四个小孩会不停的换场地。但孩子们打球的热情并未因换场地而减弱。
已经下课快一个小时了,岩岩依旧活跃在羽毛球场地上,丝毫不觉得累。
五点了,岩岩跑过来:“舅妈,我换了衣服咱们回家哈。”
我点点头。
岩岩麻利的换好衣服,走过来,我招呼他坐下来休息片刻再走。
看着岩岩潮湿的脸蛋,我问他:“累不累?”
岩岩摇摇头:“不累。”
岩岩上着英语、奥数、围棋、羽毛球四种课外课。想到这,我问岩岩:“你所上的课外课,你最喜欢哪一个?”
岩岩不假思索的说:“羽毛球。”
“其次呢?”
“围棋。”岩岩回答
“然后呢?”我又问
“奥数。”
“英语排在最后?”我问岩岩
“嗯。”岩岩点点头
”为什么呢?”我打破砂锅问到底
思考片刻后,岩岩回答:“因为英语太难了,数学能让人动脑筋,围棋和羽毛球就是玩呢!”
“你认为羽毛球和围棋都是在玩,所以不觉得累?”我又问
岩岩点点头:“嗯,玩多有意思。”
“那羽毛球不也是有教练在上课吗?为什么觉得是在玩呢?”我表示疑惑
“教练讲完动作技巧后就会让我们练习打球。”
“你认为打球就是在玩。”
“嗯。”岩岩又一次点点头
除去男孩子喜欢运动这一点先天因素外,我想孩子对某一活动保持持久的兴趣和爱好的最大原因就是它“好玩”。
人天生都喜欢玩,尤其是孩子对玩有着极大的需求。通过玩,孩子得到了很大的情绪满足感,于是便有了“玩中学、学中玩”。
尹建莉曾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提到:“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酒心巧克力,孩子如何能不喜欢;如果把学习做成一颗牛黄解毒丸,孩子又如何能喜欢?”
只有喜欢才会热爱,
只有热爱才会用心,
只有用心才有收获,
只有收获才有满足。
想想我们怎样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怎样让孩子愉快的学习、成长,似乎有了一点儿答案。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