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微信内测了一个新功能,下一版即将新增“不常联系朋友”的板块,可以选择半年内无单聊,无共同小群,半年内没有回复过朋友圈这三类朋友进行一键删除。
微信的这个新功能,也引起人们对于社交的思考。对于好友的定义是否在于联系频次呢?而微信里与你常常聊天的究竟是好友还是上司客户呢?
1
随着全民APP微信普及率高到无人不用,连小学生都有自己的微信,微信对我们工作生活的影响也很大。工作时间用微信沟通交流,下了班也还是要收到老板发来的文件,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也导致了日常交流最多的往往是老板客户,几个时常来往的好友而已。
谁说好朋友就一定要经常联系呢?真正的好友隔得再远,不管多久没聊天,遇到困难打个电话他也能好好听你倾诉,给你想要的回应。
2
大学期间我忙于学业,忙于社团活动,整整一年,与一起考上同一所大学的感情很好的高中舍友,都没有机会相聚,也一直没有联系。大二那年我遇到瓶颈了,对前程未来非常迷茫,这个时候我非常想要找人聊聊。发了条信息给她:“我现在情绪特别不好,你能陪我聊聊吗?”,她马上就打了个电话给我,说自己正在准备第一次出门约会男神,我说那你去吧。
她还是没出门,陪我聊了整整两个钟。也许对很多人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当时难过失落的我得到了很大的慰藉,重新鼓励自己站了起来。现在我们还是没有经常聊天,但是彼此遇到问题都会相互鼓励,支持对方做的决定。
我们知道彼此心里都有对方的位置,那么是不是经常聊天,又有什么重要的呢?而真正亲近的人其实可能也不是用微信聊天,看看你的家人就知道了。
3
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的理由。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而已。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当将会导致关系破裂的事态发生时,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如果没有,说明关系早已破裂。
——东野奎吾《解忧杂货店》
4
世界上最难解的关系不是男女朋友,而是暗恋。暗恋这件小事,很多人却坚持了很久。
在夜深无人的时刻辗转难眠,拿起手机看看暗恋对象有没有新动态,有没有交了新对象;在看到好吃的好喝的,想起了喜欢的那个他,又要马上来刷刷他的动态。
时时刻刻关心的人,却不敢迈出那一步先去主动勾搭,只能在朋友圈发些撩拨人心的文字,暗自希望对方能看见,甚至能留个言点个赞也是个莫大的惊喜了。这样的暗恋,本来就很卑微了,你说,再要是半年没联系被删了,那该多难过呢。
5
数据,测不了我们的真心
聊天记录,代表不了我们心里的距离
好朋友,一个电话就足够了
彼此理解才不需要那么多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