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更好的爱自己!-100天打卡之DAY98-<非暴力沟通>马歇尔·卢森堡
字数:1610
001 让生命之花绽放
在赫布·加德纳编写的《一千个小丑》一剧中,主人公拒绝将他12岁的外甥交给儿童福利院。他郑重地说道:“我希望它准确无误地知道他是多么特殊的生命,要不,他在成长的过程中将会忽视这一点。我希望他保持清醒,并看到各种奇妙的可能。我希望他知道,一旦有机会,排除万难给世界一点触动是值得的。我还希望他知道为什么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把椅子。”
然而,一旦负面的自我评价使我们看不到生命的美,我们就会忘记自己是‘特殊的生命’,而把自己当做一把椅子。如果我们习惯于将自己视为工具——充满各种缺陷的工具,自我憎恨还令人奇怪吗?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002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
在研讨班中,我请参加者回忆他们做后就感到后悔的一件事。接着问她们会对自己说什么。比较典型的话有:“笨蛋!”“这种蠢事你也干得出!”“你总是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他们的自责意味着:他们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的或不好的,他们应该为此感到痛苦。然而可悲的是,许多人陷于自我憎恨之中,而无法从失误中获益——失败揭示我们的局限性,并引导我们的成长。
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它在我们的意识中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致许多人无法想象,没有它生活将如何继续。
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认为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003 我有什么样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关注别人的需要,同时也关注我们自己内在的需要。如果发现我们痛骂自己:“你看你,又把事情搞砸了!”我们马上就可以问:“我什么样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一旦意识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很可能是多个层面的需要,我们的身心状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不再感到羞愧、内疚、恐惧、悲伤、挫折感或别的——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或追逐梦想。
004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1.我们把生活中觉得没意思的事情,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的,列在一张纸上。比如‘开车送小孩上学’。
2.列好清单后,在每个选向前加上‘我选择做’。
3.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_。”
我发现我为什么要开车送孩子去上学,因为我欣赏孩子从现在的学校所得到的教育。虽然有近处的学校,但是这个学校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的感受就不一样了,我会更愿意送孩子去上学,当然我也需要提醒一下自己这样做的意义。
005 学习爱自己
我想起了昨天下午发生的一件事,我帮一个朋友的路由器设置网络,本来有网但是不知道路由器和宽带密码,手机上不了网,只能电脑连网线用,结果我研究了好一会没设置好,反而让本来的网也连不上了,有些失落,当然也被朋友埋怨了一下,回家的路上有点自责,也有点埋怨自己为什么要帮忙呢?
其实冷静的看自己内在的需要,是希望能调好,给别人带去帮助,也发挥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收获肯定的,没有调好确实是有点小麻烦,但是时间短也不用苛责自己,再尝试一下说不定就好了,而且即使弄不好,联系宽带公司的人也还是可以解决的,所以不要太过度苛责自己。承认自己有的地方没那么厉害也没什么,努力了就好。
你呢,会很容易苛责自己吗?还是会积极的看到自责背后自己的需要,而努力去提升和满足它吗?
我们是在成长中有自由有个性有情感的个体,多理解和爱自己吧^^
洋哥,简书作者,爱读书写作分享,今年读书50本+,清单体写作15万字+,分享10次+,坚持记账1000天+,在寻找未来方向的道路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