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境内长城及烽火台等遗址考察记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唐朝汪遵在这首《咏长城》中认为再强大的军事武力。也远远不如仁义道德的精神力量。空前强盛烜赫一时的秦王朝也不能和上古主修仁德的尧庭舜阶相提并论。但明朝时期还是再次修建和加固了长城。现代研究表明,长城除了作为军事防御力量,也是很好的经济博弈杠杆。
从九坝启程沿县道过十坝村后,遇见的第一个墩台为盖庙墩,盖庙墩烽火台位于十坝村二社居民地西侧约300米。墩身高达15米,威严耸立,抬头仰视,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震撼!盖庙墩烽火台在我们考察路线里面算是最大的一座了!盖庙墩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7~9米,底宽9.2~10.5米,由黄土夯筑,在雨水胡冲蚀下,墩身造型奇特,很值得一看。
我们的下一个考察对象是候庄村东的塔儿湾墩烽火台。塔儿湾墩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6~8.5米,底宽8~9.5米,高12米。整个形状如同一个装满水的茶壶。
我们今天考察的第三个对象是凤凰墩烽火台。凤凰墩烽火台在黑河岸边。此地沿黑水河外侧筑有平行于河的长城,沿线军堡密布,目的是把蒙古骑兵阻挡在远离游牧河水的地方。即“修垣列障,将丰泉沃地一概括之于内,而边以外悉是齒债沙滩,虏即数十骑不能来,来不能牧,牧不能久,何况众多。”凤凰墩烽火台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3~5米,底宽5~7米,高4米。黄土夯筑,因在水边,已经毁坏很严重了。
此地我们考察的最后一个对象是月牙墩烽火台。月牙墩烽火台位于罗城乡天城村三社西北。平面呈方形,剖面呈梯形。顶宽5~6米,底宽8.2~8.5米,高7米。石块垒筑,内部夹有栣木,缝隙由碎石、砂土填实,顶部用土坯砌筑加高1米。土坯规格45×20×8厘米。基础石块垒筑,边宽12、高2米。烽火台南侧山梁有4座燧体,但我们只看到了3座。
在本次我们考察路线60千米的边塞线上,共发现烽火台10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3千米,最远的不超过5千米。总体来说,高台境内段的长城构筑墙体基本以黄土为主夯筑,夹少量砂砾、碎石、草根等,但也有部分例外。如天城附近烽火台分为大、小两座,较大者外部青石垒砌,内部黄土夯筑,顶部土坯砌筑;较小者外部土坯砌筑,内部黄土填实。月牙墩外部还用石块垒筑,内部用小石块和砂石填实,顶部土坯砌筑,其他分为外部土坯砌筑和青砖砌筑两种,以前者为主,且较复杂。此外,少数单体建筑顶部有女墙,并存在增筑和补筑情况。
高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所构成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决定了高台县长城及烽火台的天然布局。高台长城及烽火台北部为阿拉善右旗右旗畜牧业经济发展带。以南为高台县农业经济发达地区。
如今高台境内的长城已经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了,和我一样,已经有更多的人加入了长城及烽火台遗址的保护行列。在这一点上,政府也不例外。自2006年起,甘肃省及高台县政府已经启动了长城及烽火台保护及修复工程,相信我们高台乡亲一定会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抒写奇迹,抒写辉煌。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文物局,《明长城高台段》。
2.刘晓华,《长城之甘肃镇景泰、靖远段、烽燧遗址调查》。
3.国家文物局关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明长城墙体保护修缮一期勘察设计方案的批复(文物保函〔2016〕1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