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有二十几年教龄的班主任来说,对于班级里的鸡毛蒜皮之事,处理起来应该算是小菜一碟了,可今天发生的几件事,让我还是有点沮丧,有点儿无所适从。
事情从早读开始说起,早读开始已经进行20分钟了,枫同学的座位还是空空如也,枫是个聪明的孩子,但学习习惯太差,从五年级开始,不是一周迟到五次,就是语文家庭作业多次完不成,老师追得紧他会稍好一些,追不紧,他就会“旧病复发”。因为这,也曾叫家长来学校沟通交流过几次,家长总是一面赔礼道歉,一面信誓旦旦做出保证,可我明白,叫家长的目的不再此,而在于让家长配合,纠正孩子的缺点。距离上次叫他家长来配合工作――陪读,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家长没有陪读,只是让孩子还像往常一样坐在教室里,我想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就好,不再勉强他家长……今天看到他没来,急忙拨通了他家长电话,家长知道是我的电话后说:“老师,你让他站在教室外半天,我也真拿他没办法,七点就叫他,七点五十还没出门……”我说:“咱几点要求学生进教室?”“七点五十”这回答竟让我无言以对。好吧,只要他来学就是,让他站外面半天?这数九寒天的,我可不敢那样做,出现啥问题,我可担当不起!
下午第一节下课,班长浩走进我办公室说:“老师,上午第三节课音乐课,我记了几个调皮说话的学生,名单给你,”我说“好,放桌子上吧!”他接住说:“老师,我的车子被咱们班畅同学放了气,不能骑了”我问是咋回事?他简单给我说了事情的经过,听得出这是我们班几个孩子看不惯班长的作风,以泄私愤呢?第二节上课了,我拿了一把戒尺走进了教室,等学生们安静下来后我拿起戒尺说:“后天就要考试了,可咱们班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不得不处理。谁把浩同学的车子轱辘气放了?”沉默,“谁放了?”沉默,“我说,我再问一次,谁放浩同学车子气了?”畅同学站了起来,他承认了事情是他做得,我问还有谁?他说:“还有博同学,昊同学”我又追问昊同学,昊同学说还有杭同学,好嘛!组团去给班长下马威的,问清了来龙去脉后,我说:“这件事畅同学首先不对,不管是何原因都不应该去放同学车子的气,博同学不应该在同学之间扬言去报复班长浩同学,昊同学错在看到同学做坏事,不制止还纵容,这种态度要不得,杭同学虽然没有实施“犯罪”但,也算是有此动机,只因畅同学比他抢先了一步。”我在给同学们讲时,教室里静悄悄的,也许是看到了我手里从没带进教室的戒尺?还是?这时候,杭同学落泪了,畅同学也哭了,我刚要继续讲下去,良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这件事是因为我引起的,上午,浩在课堂上用脏话骂我,我哭了,他们几个来安慰我,所以,就有了后面的事儿”哦,原来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啊?但这方式对吗?良同学说:“不对”,是啊,既然不对,就要改正错误,我说,你们几个都把自己的问题好好想想,写下来交给我,包括班长浩同学。
下课了,不一会儿组长彤给我交东西,她说:“老师,昊同学说您不要脸”我说,你让他来我办公室一下,正说着话,博同学进来了,我看了他写得检讨,没有一句是承认自己错误的,于是,我说,重新写去。这时候昊同学走进了我办公室,我平和的问他:“老师不要脸在哪儿?”他不说话,我说你先出去吧!他走了出去!第三节课,他没有在外面,竟然坐在了教室里。放学后,在校园里碰到了禾同学,他说:“老师,博同学说长大后非打你不可”。
写下这段文字,我在反思,带了一年多的学生,怎么成了这样?是我哪里出现了问题?对他们要求太严格?我只是在五年级时要求他们做到四点:先做人后学习知识;今日事今日毕;不一定优秀但我会进步;允许我犯错,不允许犯同样错。这四条要求过高了吗?这时候,深深的挫败感笼罩着我,我不敢惩罚枫同学;同时,我也在苦恼放学时和博同学家长的电话沟通,一旦他家长批评他,让他认为老师打他报告,说不准,长大后把老师杀了?这样的例子,网络上不是没有,想到这里,我越来越害怕起来……
唉,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