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相亲》观影感

《相爱相亲》写下这个电影片名,突然发现导演这么起名也似乎颇有深意。不是相亲相爱,是相爱相亲。

这不是一个我可能想象到的写小人物日常情深,岁月静好的片子。因为是我喜欢的导演,小侄女又推荐说评分很高,要不然凭着对这类片名的影片是不会感兴趣的。

看完出来,我们四个人都一直没话,沉默得不大象平常。出了大门来到大街上,身体可能是因为晚上冷下来的空气一激灵,我不自觉的跳了几下,好像是要一抖落掉些什么,嘴里说出来的话是:憋死我了。

真是说不出这影片中的冲突,涉及几方几代人,但感觉完全说不出个是非对错,标准彻底失效,道德感甚至是价值取向也呈得如此单薄而无力,无从选择与取舍,在情感和生活的面前,在庞大的令人焦作与疑惑面前。我感觉到是隐隐的又是意味深长的一种残酷。

姥姥,外婆,妈妈,孙女,三代女性,以四个女人的视角来展开。姥姥16岁嫁到岳家后,外公外出闯荡离家,然后再也没有回来过。只到到了1998年尸骨送回来埋葬。姥姥的家里备了一付棺材,是姥姥为自己准备的,她只等着自己到了那一天与她结婚就分离,归来已是尸骨的丈夫合葬。而外公在城里早已娶了外婆,他与外婆是一生相爱的夫妻,甚至没有过几次大声的说话,更别说吵架了。外婆弥留之际也是奔向外公的魂灵而去的。所以妈妈(张艾嘉)在外婆过世后认为一定要将乡下外公的坟迁回城里与外婆合葬。冲突由此而生。

妈妈(张艾嘉)执意迁坟到了几乎是歇斯底里的程度,姥姥的坚守固执到了直接坐在了坟头用肉身以抗议,娇小瘦弱的她也强悍到号召全村人出动围攻追打迁坟的人群。

一场电视上常会看到的真人秀节目底下,是起伏涌动枝节缠绕的暗流。

外公从未与姥姥相守过,姥姥一直凭着外公寄回的家用认为外公也尽了丈夫养家的职责,甚至有一次多给了五元让她做一件冬天的夹袄当成她一生固守的情爱,一直守到她迄今为止也在守着的坟茔。

姥姥是一生只爱一个人吗?

那作为外婆女儿的妈妈这打执意争夺保卫的又是什么?

作为孩子的她的眼里父母是如此的相爱,是相濡以沫,那墙上一帧帧的黑白照片无一不在见证了他们一生也是只爱着一个人那朴素的情感。生为女儿,她无疑是奋不顾身的为父母的愛情在打着一场保卫战。而她攻打的敌人是谁呢?

无从取舍,无法将情感的天秤偏向任何一方。就连同情弱者这样的方法也失效了,因为外公如果留在姥姥的身边,这是幸福吗?这是应该的,是必须的吗?

孙女男友在去北京寻梦的半路上,为她留了下来,经历过挣扎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去了北京,这是错误的不负责任的选择吗?

那我们到底应该为谁?为什么负责?

孙女的男友特意为姥姥用电脑合成的她与外公今生唯一的一张合影,因为被雨水打湿了,姥姥赶紧拿毛巾去抹,却抹破时她的心痛着急沮丧无助,那颤巍巍的白发,那依然强烈执拗纯真的情感,令人唏嘘不已,而这一切都投向了空无与虚幻。

妈妈为着父母爱情而抗争捍卫;女儿在与男朋友相拥离别时说了语意复杂的那样一句:"我不会等你的"。那村头的贞节牌坊对这一代又一代,对女人,对男人的影响,感觉越写越无法用语言去表达清楚。好像,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还残留着一个贞节牌坊,血液中仍然流淌着某些无可摧毁的东西。

直到姥姥主动将外公的尸骨迁出,当姥姥抚着棺材,用嘴吹了吹上面的尘灰,说了一句:"我不要你了"

这一句话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丝的亮光,但说出这句话来,姥姥她花了一辈子的时间。

"不要问一个人在外 为何徘徊

聚散离合没该不该

谁也没欠谁的债

只要 还我一颗尘埃

陌上花开 开了几代 铺满了人海

归来的路 暂别的泪 一路在灌溉

阡陌不在 我心还在

只要用最美好的一刹那相亲

哪怕要用一辈子

一步步一点点明白什么叫相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