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一个习惯要21天吗?不,只要100毫秒!!

养成一个习惯要多长时间?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21天!

为什么会有这个数据呢?因为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到处可见,“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21天练好字”“21天学会演讲”……

这一切仿佛都告诉我们,只要坚持“21天”,我们就能养成或者改变一个习惯。

可是这“21天”的理论靠谱吗?有科学依据吗?这个理论又是谁提出的呢?

我们先来了解下“21天定律”的概念和逻辑:

21天定律,是通过21天的正确重复练习,养成一个好习惯的一种方法。据研究,大脑构筑一条新的神经通道需要21天时间。所以,人的行为暗示,经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而90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至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可能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至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至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地为你“效劳”。

看完之后,有没有觉得:

(⊙o⊙)哇,普通话老师/健身教练/书法老师真的没有骗我,只要我坚持21天,我一定能养成或者改变一个习惯的。我之前没有改变,一定是我自己的问题。(´⌒`。)

但是,这“21天”的数据到底是从哪里的呢???查不到明确的记载。

这“21天定律”该不会是营销的产物吧?我不由地萌生了这种想法,但是也没有理论证实我的猜测。

直到我看了《逆商》这本书。

保罗·史托兹,也就是本书的作者,看到很多书上都写了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他不明白为什么要21天,于是就给每一个写这类书的人打电话,问21天是从哪儿学来的。可是没人回应,没有人给他解答。

后来,他遇到一个心理学家,问他养成一个习惯是否需要21天。那个心理学家听完后就笑了,说:“你用了多长时间养成了不摸火炉子的习惯?”他想了想,说:“大概1秒钟吧。”那个心理学家说:“不对,不是1秒,是100毫秒。”

100毫秒的时间,腾一下,再也不摸了,这个习惯就养成了。所以根本不需要21天,你才能够养成一个所谓的习惯,有时候顿悟就这样来的,100毫秒搞定。

我们在学习一个新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会开始运作,运作的地方叫大脑皮层。

当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会发亮。

举个例子:

小孩子在学习系鞋带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会发亮。等他把系鞋带这个事学得特别熟练,不用再动脑子,不用看,手一动就绑起来的时候,大脑皮层就不亮了。

大脑皮层不亮了以后,哪儿亮呢?

基底神经节,就是大脑皮层下边覆盖那个基底神经节这个地方亮。

这个地方是哪儿呢?潜意识,就是你根本不需要调动你大脑皮层的意识,你就能够做这件事的时候,这个习惯就养成了。

所以我们要想改变一个习惯,或者重新塑造一个习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能够把基底神经节里的那些习惯性动作穿透,让大脑皮层意识到。

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开辟出新的神经通路,新的习惯就养成了,并不是真的需要21天一直重复做,你只要提醒自己,要改变就能改变。

你之前不改变是因为之前没意识,是因为之前大脑皮层根本不动,全都是基底神经节在做事,就是你欺负人、骂小孩、跟老公吵架、在单位里边跟人争年终奖,全都是习惯使然。虽然你事后评价,觉得我那样做好像也不对,但是当时发生的时候,大脑皮层没动作,就是基底神经节的反应要保护自己,所以觉醒这件事特别重要。

什么叫觉醒?觉醒就是把基底神经节里发生的东西重新调回到大脑皮层里,再思考一下,你就能够建立一个新的方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