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节气,也是寂静午后坐在窗前喝茶读书的女子,静极,美极。
清明时,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节气的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节日的清明,是民间寄放情感和慰劳自己的传统日子。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时至清明,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由冷转热,真正进入春季气候。此间的天气,南方与北方好似两重天,北方干燥少雨,南方湿润多雨。而这一年却不同,清明前一周开始,我的家乡淅淅沥沥的春雨连绵不断,天气冷得让人怀疑起了季节,尤其夸张的是,我收起闲置了几年冬天的电热毯也被那人拿出来用上了。那人说,暖气停了,房子里就像冰窖,他受不了我像个寒号鸟一样叫来叫去的样子,于是果断而又豪横的给我上了电热毯。
春深季节用上了电热毯,与我这个肺热之人实属是一件“火上加油”之事,我不再叫喊冷了,却成天咳得肠子都要出来了,那人看着我一脸幽怨的说:“我这是好心不办好事,谁知你竟是这么不懂我的好。”
算我不知好歹吧!我虽然是真的无福消受电热毯的美意,却在心里感激那人的暖心。他受不了每天瑟瑟发抖的我,而我却偏偏是最怕冷的女子,天气突变,别人丝毫不动声色,而我早已变成了一只寒号鸟。
我讨厌这样矛盾的自己,除了默默的拼命加衣,却别无他法。我承认我对季节的敏感,最冷和最热与我都是致命的。怕热也怕冷的我,是很轻易就被季节的变化,天气的突变影响情绪的女子。清明节的祭奠夹杂着天气的突变,让我的心情变得焦躁不安。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清明时节最是惹人哀愁惹人痛的时候。天地似乎有情,近了清明,就细雨霏霏,柔丝不断,让世间万物都充满了柔软的思情。每到清明节都目睹也感同身受着扫墓祭奠天堂亲人的人们的悲伤。日子不曾为哀伤停留同悲,也不曾为亲人的离去凄然挽留。时间的流走,抹不掉对亲人的思念。
清明时节,我很想自己是一位清明的女子,心清心明。清明的女子,无论外界多么喧闹,她都是寂静的,她的时光与世界的喧闹不搭嘎,她仿若独在天地间,与杏花春雨对话,她喜欢独自眠餐独自行,那孤独与寂寞滋养着精神的明亮。“杏花春雨里,吹笛到天明。”你需要懂得吗?不需要。你需要的是一个人在天地之间心清心明,找到一把时间的钥匙,自渡彼岸。有的时候,能自渡彼岸,那是慈悲的。
生活很累,可是无路可退。清明,天色阴沉,风色寒凉,北方的春就是这般,桃花盛开时会有寒气袭来,暖气停了,端的是无比的冷,任性的让季节呈现出凌乱感。大脑胀乎乎的,似这般天气,各种往事,现在的事,还有各种脑补的事……缠缠绕绕,又是各种声音,各种画面呈现……耗精神,真是无端的耗精神,大脑应该关注当下,清清爽爽。
身心有些累,养生、养生。想起小红书上的一句话:美貌的尽头是养生。许多事慢即是快,方没有那么多的副作用,而人性是贪快的,遂乱了脚步。各种运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让身心轻盈有活力起来,是以后生活中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样胀乎乎的大脑有些拖后腿。
昨天、明天……皆是今天,关注自己,关注当下,心需冥想。人潮汹涌,心亦安静……
清明归来,四月悄然在庭前,她拈花一笑,用暗香拂去轻愁,每一年都只有一个四月,她慢慢开花慢慢谢,你欢喜或悲戚,它都不约而至,又不辞而别。
清明没有泪千行,只有淡淡的如烟雨般的惆怅,被风吹得好长好长。转身即明白——每一个我们至爱的人,终须一别,然后,谁也不再等候,只身越过山丘。
人生看透了,连生死也是闲事,在哪里盛开,就终将在哪里凋落。这,便是聚聚散散的一生。
人生皆苦,被生活慢慢研磨,又被命运反复冲泡。半生已过,唯有以一颗平和的心照看好当下,才是人生第一要务。有月赏月,有酒醉酒,有歌且歌,管它昨夜花落知多少!
清明过了,悲伤的忧愁的都应该标记上休止符号,为了配得上四月的温润如玉,必须恬淡似水!刚刚好,便是最好的人生。清明已过,心清心明,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