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认知天性》这本书,这个感觉就像喝了一个十全大补汤,舒服。。。
作者把该说的逻辑和该说的话都说了,其中汇集了很多学者人士的观点,作者最大的聪明在于把这些观点粘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想就是本书最大的收获也在于此。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观点:不发生真正改变的学习都是无效学习!
"改变"成为读书学习最高标尺!成长不在于懂得多少道理,而在于改变了多少!
这点让我联想到查理芒格的一个建议:反过来想,问题会变得更容易。
比如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如何通过阅读学习掌握了多少知识,但作者告诉:不用学的多,要找到对你触动最大的点,然后通过实践之后发生的改变才是真正的成长。
段永平也曾经讲过他所有的成功均来自“本分+平常心”。所谓平常心就是理性,回到事物的本质,去做对的事情和把事情做对。其中“做对的事情”最关键是在”要落实在不做不对的事情上”,不对的事情又简称为“不为清单(stop doing list)这也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发现错,就立刻停止。避免犯错可能是更大可能成功的要素
但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勇气去停止
比如我们习惯了多年从事的工作,感觉无聊、想要跳槽的抱怨、无数却迟迟多年没能离开那家公司;比如我们爱上了一个不对的人,或维持在一段勉强不幸福的婚姻中,迟迟没有勇气离开…
上周总结中我提到过“时间是优秀企业(人)的朋友,平庸企业(人)的敌人”,意思也在讲当我们平庸地依附在时间的尺度上,边际成本会逐渐扩大,我们的生命会被无效的事物和人消耗殆尽,最终我们终其一生渴望着羡慕着别人的成功和伟大,脚下却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一生。
我想平庸不代表着不好,这里的平庸可能是漫无目的,可能是舒适圈内的无限循环,可能是自甘堕落的沉迷,总之是一种模糊不清的人生状态。
这种状态只能我们自己懂得,别人无法体会。或许我说的时候,你可能也就明白我在讲什么了,因为我自己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处在这种迷迷糊糊的状态中。当你有目标或者想清楚的时候,你的人生状态会非常不同。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加油!
清醒的活着,着实不易;但只有把自己活明白了才不枉此生!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