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哉孔子
最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孔子。两千多年来,孔子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代言人。现在我们也在向外国人推介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海外办了几所学校,打的就是孔子这个招牌,都叫孔子学院。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上到王公,下至百姓,对孔子都很尊重,至少面子上是这样。孔子的无限风光终止于“五四”运动,愤青们把国将不国的责任归咎于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和儒家,“孔家店”被砸得稀巴烂。49年后,孔子的境遇更是每况愈下。我读初中的时候,正赶上“批林批孔”运动。那是我第一次听说孔子。那时候孔子不叫孔子,叫孔老二(孔子排行第二),是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寄生虫,他歧视劳动人民,为统治阶级卖命,鼓吹读书做官,残杀革命烈士少正卯,等等,总之是和林彪一样的大坏蛋,一丘之貉。我当时有一点不明白----林彪是怎么和孔老二扯上关系的。
自于丹老师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国内又兴起“国学热”,我正是在那个时候趁着那股热浪翻了翻《论语》,因此得以管窥一眼这位有时圣人、有时罪人----孔子的庐山面目。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最主流的就是“儒、释、道”三家。儒家因为官方的意志,影响尤为深远。佛教是从印度传入的,真正的国产其实只有儒和道两家。佛和道都称之为“教”,只有儒没有出“家”成“教”。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好,实在是中国人的幸运。但凡一种思想或学说演变为宗教,放眼望去,就只有高高在上的教主和匍匐于地的信徒。这其实是非常可怕的。儒家虽然显赫千年,但毕竟没有演变成宗教,依然保持了几分人文学术的本色,没有那么神秘和诡异。我们依然可以以好奇、质疑甚至批判的心态,到儒家串串门,以平视的目光端详孔子。
孔子是个苦孩子,三岁死了爹,十七岁又死了娘,是个典型的草根。这一点他自己毫不隐讳:“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鄙事,就是下层劳动人民干的一些活,不是卑鄙的意思。没听说孔子拜过什么老师。卫国曾有个人问孔子的学生子贡:“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回答说:“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落在人间。。。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所以,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孔子的学习,不单是死啃书本,整个社会都是他学习和思考的教材。正如他自己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那时候也没有高考,他的学习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知识和修身并重----后者似乎还更重一些。毫无疑问,少年孔子是一个品学兼优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生”,而且可能是省级以上的。
现在读书人,一般读到某一档次的文凭到手,就算学有所成、万事大吉了。孔子没有谁给他发文凭,所以他只能活到老学到老。有个叫叶公的人(就是特别喜欢龙的那位)问孔子的学生子路: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就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啦,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忧愁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增加新的内容,师襄子说:“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这首曲子了,但还没有掌握技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熟悉弹奏的技巧,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作者。”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了:他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高瞻远瞩,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做到这样子呢?”师襄子赶紧起身拜了两拜,说:“我的老师也说这首曲子是《文王操》。”
纵观孔子的一生,从“十五志于学”起,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而且是自愿的学习,快乐的学习。所以,《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就是孔子身上展现的,知识分子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一个品质:好学,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