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重温革命岁月”为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我的战友邱少云》五篇文章。《开国大典》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地展现了1949 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让学生领略到那个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课文结构清晰,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依次展开,从会场布置、群众入场,到典礼开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再到升国旗、宣读公告,接着是阅兵式,最后是群众游行。条理分明,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课文场面描写宏大,作者对开国大典的各个场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如描写会场时,突出了其雄伟壮丽;描写阅兵式时,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威武雄壮。这些场面描写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开国大典的庄严、隆重和热烈。
课文写作手法独特,通过大开合、全场景、多视角的场面描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变化。如“点”“面”分述表现心情,“点”“面”交替展现盛况,“点”“面”交融营造氛围。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和“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开国大典》多处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课后的三道练习题分别指向课文内容学习与情威体会融为一体,体现了理解点面写法。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文本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写作方法的妙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其爱国情感。
今天早上听课《开国大典》这课,因为它来自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展示课,可以看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在听完这课后,我没有看到大情景,大任务,和教学评这些教学方式,也没有看到小组合作这样的学习方式,是不是就不是一节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呢,显然不是这样的,老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引导,条理清晰,层层深入。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大道至简的课应该就是这样的。老师的范读很吸引我,有配乐的师生对读,有设置情景的读,我感受到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功底。文章中有点的描写,有面的描写,学完后老师设置的小练笔很巧妙,实质上也是教学评的一种形式。老师这种严谨且优美的语言,这种不拖泥带水的教学风格值得我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