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写写#生活如此艰难,我们负重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1

早上起来刷微博,看到这样一条微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

01.南昌地铁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因为孩子贪玩弄丢了价值5块钱的地铁票,不顾众人眼中的诧异和嫌弃,不停打骂自己的孩子。

路人劝阻,“不就是5块钱吗?至于吗?补张票就完了,何必这样打骂孩子。”在现今社会,无人能够理解怎么还有人因为5块钱而对自己的孩子发火。

答案是:至于。对于她来说,那是她的血汗钱。

因为丈夫很早就丢下孩子、弃她而去。她要赚钱养活自己、抚养孩子,还要照顾重病住院的年迈老母亲,支付高昂的医药费。全家的重担都压在这个女人身上……

而她,只是一个月入900块的钟点工。有时候,每个月孩子家人的吃穿用度就要花掉1000块,入不敷出。

而她,坐地铁是去亲戚家里借钱买年货,春节就快到了。

02.春节前的火车站里,一个瘦弱的身躯拖着十几公斤的“垃圾”在候车室等待回家的列车。

行李里是给母亲的登山杖,给家里的调料盒,电热毯……这些都是别人不要的,他拾起来的。

这个男人最奢侈的消费,是给自己两个孩子买了一袋子核桃。过年了,他什么都没有给自己买,也只能捡些东西回去给家人。

他一年外出打工加上地里的收入,只有四万块。他有两个孩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上高中,母亲年事已高,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他一个人身上。他知道自己没本事,能省就省,省下来给孩子读书。

别人眼中的“垃圾”,是他能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03.蒋贵英81岁了。

她的丈夫郑明知,88岁,被肺病折磨多年,每天呼吸就像是在拉风箱。

她有一个女儿,58岁,小时候患脑膜炎,后来人就傻了。原本嫁了人,却因为被丈夫嫌弃,只能带着儿子回娘家。

81岁的蒋贵英就是要养活这样的一家四口。

她不敢死,因为女儿,因为丈夫,她说:她不死,我也死不成。

所以年迈的她依旧在为生活努力着。每天,她都会在人群密集的地方捡拾垃圾。

塑料瓶8毛一斤,纸壳4毛一斤,易拉罐最贵,3元一斤。生意好的时候,她一天能赚20块钱,不好的时候,一天只有几个瓶子。

少的可怜,但却是这个家庭的全部希望。

沉重的垃圾压弯了她的腰,却扛起了他们一家的生活。

04.曾有网友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为了5块钱,求了公交车司机一路的老人。

我曾见过一个老奶奶,因为坐公交车投错了钱,本来是一块钱却放进去五块钱,她求了那公交车师傅一路。

因为车上人太多了,公交车师傅一直推脱说自己没看见,老奶奶说了十几分钟那师傅也不理睬,老奶奶就捂着眼睛在旁边哭了起来。

旁边的一个小姑娘看不过去了,就从包里拿出五块钱递给老奶奶,说她没投错钱,钱掉在地上了。

老奶奶看了一眼,握着小姑娘的手说:谢谢你丫头,这不是我的我不能要,因为我的钱没这么新。

                      2

小时候,家里穷。父母是在邻村的砖厂上班。把烧好的红砖从窑洞里拉出来,那时候,一页砖好像才挣一分五,而一孔窑洞有六到七千页砖。也就是说,我的父母每天要重复同样一个动作将近一万四千次才能把那一孔窑洞的砖全部拉出窑洞,才能挣到不到100块钱。

而有的时候,在这孔窑洞出砖,紧挨的窑洞有可能正在烧砖,甚至都能看到燃烧的火苗。

我的父母就是这样用他们的最大能力去给我们创造好的生活。

后来爸爸因为肺病原因去世。长大后才明白,与他的工作环境有很大关系。

那时候,每天到中午的时候都会提着饭盒,走很长的路去给他们送饭。夏天的时候他们会在摊贩那里买一碗凉皮,舍不得吃,等我和弟弟给他们送饭然后给我们吃,他们吃着我们送的馒头。那时候小,不知道理解父母,有时候甚至还很期待凉皮摊贩的到来。

爸爸不在后,母亲依然从事那样的工作,只是因为每个月可以多挣一些钱。那时候我大一,弟弟中专第一年。都是用钱的时候。

记得那年冬天,好像是在快元旦的时候,陶子邀我一起去她家过节,然后一起回学校,于是收拾妥当,去找妈妈,给她说一声。

来到砖厂,看到她穿着很薄的衣服依然热的满头大汗,一直在重复同样的动作,把砖放在车上,拉出去,再在外面摞好。

我问她,还有多少,她说快完了,你赶紧走吧,这里很脏。

我看着她,没有动。后来脱掉外面的外套,穿着人生中第一双高跟靴子,在厚厚的砖灰中同她一起把砖摞在车上。她一直阻挡我,说,太脏了,你赶紧走,别把服弄脏了,你还得回学校。自己说,没事,回去洗洗就好了。

后来,实在拗不过她,看到那孔她负责的窑洞也快要完了,自己才停手,用她的毛巾把手擦了擦,给她说,那我先走了,你完后赶紧回家,饭我已经做好了,你回去热热吃了。

她说嗯,你赶紧走,我弄完就回去了。

多年以后,偶尔想起那天,我是有些后悔的。因为没有陪她一起过那的个元旦。

我不知道她回去以后,一个人在偌大的房子里,如何度过那年的元旦,那个时候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我不知道,也无从知道。

但我知道她心里是有些失落的,她只有用那一身力气,去换来供我们上学的钞票。生活没给她喘气和悲伤的时间,她只有咬牙前行。

写这些的时候,眼泪模糊。

                      3

2008年夏天毕业。工作却一直无着落。5月份时,同学介绍在一家饮用水水厂做客服。上班地方很远,在南郊。那时候同猫依一起租住在展览中心附近的城中村,后来没几天,猫依去广州那边上班。自己一个人住在那里,交完房租,所剩无几,只希望自己可以撑到拿薪水的那天。

最难的时候,一块钱买三个白吉饼,早中晚的饭食就解决了,还要留够坐公车的钱。

同陶子在东郊一起租住的时候,俩人都在超市里做促销,舍不得在外面买吃的,都是自己做饭吃。每次买菜不敢多买,就买那一点点,够一顿吃就好。有时候是熬白粥,喝一天。

那时候没有想着问家里开口要钱,只是觉得自己好不容易大学毕业,家里负担就轻了。那时候也想的简单,觉得毕业了就可以有工作,有工作就可以有收入养活自己了,可是真到社会里才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世事艰难,谁人容易?

后边这些年,一直是自己一个人。陶子不到一年就回家住了,她说太难了,不想这么累。

后来我无数次问我自己,如果再回到那时候,我是否会同陶子一样的选择?

想了无数次,最后还是说,还是会选择自己一个人扛。会同那时候一样。

一块钱可以过一天。一个人拎着很大的行李袋从南郊做公交到东郊,只是为了省下搬家的钱。一锅白粥可以是一天的饭食。偶尔吃个鸡腿就像是过年。四站以内不坐车,为了省下车费。

我很庆幸,生活曾如此艰难于我。在后来的时间里,遇到困难,总是问自己,有那时候那么艰难吗?前行的动力就此而来。

更庆幸,靠劳动力挣钱的父母教会我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累而放弃。生活再艰难,我们唯有咬牙坚持,才能同生活抗争。

                      4

2016年下半年,遭遇人生最大的失败。一朝回到解放前,甚至比刚开始的时候更狼狈。

那时候整夜整夜失眠,明明很困,可是脑子清醒,根本无法入睡。

洗头发的时候发现头发大把脱落,团成团,扔进垃圾箱。

在一个晴朗的中午,猛然发现自己有一处白发,不是零星的一根两根,而是近十几根。自己一根一根拔下来,那一瞬间,感觉自己要撑不住了。直到现在,那一处长出来的都是白头发,连毛囊都是白色的。

那个中午,在阳台坐了一个下午,直到太阳西斜,直到身上感到寒冷,直到脸上眼泪干涸。

站起来,活动活动坐的麻木的双腿,然后洗脸,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笑。

后来,就开始重新找工作,从头开始。

“每个人都咬着牙度过一段没有人帮没有人支持没有人嘘寒问暖的日子,过去了就是你的成人礼,过不去就饶了,这就是你的无底洞。”

那时候,把上面那段话写在笔记本上,让自己牢牢记住。告诉自己,没有什么是过不去的。

现在,在新的单位,重新活了过来,重新学会笑了。

                      5

生而为人,谁不是在负重前行。

《银魂》里有一句这样的台词:有的人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生活不易,谁不是为了生存在忍受这份艰辛?

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努力生活,不让父母忧心;保持善良,每个人都有他的不容易;微笑,让你身边的人感受到你的快乐。

成长的意义就是要告诉你认为过不去的坎最终都会过去。一切你认为好不了的伤口最后一定会好起来。曾经的伤疤多年后揭开也许会发现那里早已开成一朵花。

痛就痛,苦就苦,就让它痛,让它苦,又能耐你如何?

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所有的伤口都在慢慢愈合,所有的痛楚成为过往。

只愿你我,在坚强而美好的岁月里绽放。

                                    2018.02.04  汉中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