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攻略》专栏的熊太行老师提出,微信朋友圈是你在另一个空间的生存方式。它不是朋友圈,它就是你,是你的公众人格和隐形简历。
朋友圈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是显示自我的平台,也是别人了解自己重要渠道,选择晒什么需要慎重。
那么,如果通过朋友圈给自己树立积极、有辨识度的标签,晒出有意义的东西,进而吸引同好,让机会找到你,从而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呢?
奥斯丁·克莱恩在《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一书中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
《出版人周刊》称这本书在社交网络时代“在安全范围内提供了实用的自我营销策略”。
1.讲好听的故事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美国总统的一个主要职责就是持续地给美国民众“讲故事”。
人的大脑天生喜欢听故事,也更容易记住故事。
丹尼尔·皮克就曾说过,“讲故事将会成为21世纪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版权代理人唐纳•马斯写了一本叫《写出畅销书》的杰作,他认为书能大卖的重点就是故事——不是广告,也不是大笔的宣传预算——就是故事。
故事能够激励人并引起共鸣,使听故事的人参与到价值观和信念的交流中,而不是直白地揭露或简单地告诉人们价值观和信念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买某个品牌的东西,看重的不仅是品牌本身,还有品牌背后的故事,譬如苹果背后乔布斯的故事。
讲好听的故事更有感染力,更具画面感,可以轻而易举地让你从朋友圈中脱颖而出。
故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在社交媒体上讲好听的故事呢?
英国小说家约翰•勒卡雷曾说:“猫坐在毯子上不是一个故事,猫坐在狗的毯子上就是个故事了。”
一个好故事要包含四大原则:情节、情感、细节和主题。
故事不会颐指气使地告诉别人应该如何思考和感受。相反,它邀请人们去思考,去感受自己的内心。
2.教别人你会的东西
微信好友那么多,朋友圈的动态更新得特别快,如果只是晒美食秀恩爱,很难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说不定,别人为了图清静,还将你给屏蔽了。
但是,如果你能给别人提供价值那就不一样了。
熊太行提出,作为别人朋友圈的读者,希望看到的内容只有三点:
第一,这人最近在忙什么?
(有没有可能合作。)
第二.这人最近状态怎么样?
(如果旺就走近,衰就远离,需要帮助就伸把手。)
第三.这人有没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分享?
(一些有趣或者有想法的人,本身朋友圈就是一个小媒体。)
发朋友圈与写文章一样,都要事先想一想:我能为别人提供什么?
美国作家安妮•迪拉德说:“如果你想把学到的东西藏在心里不分享给别人,这样不但可耻,还会有毁灭性的结果。但凡是你不愿意敞开心怀,掏心掏肺给予的知识,也终将失去。某天你打开知识的保险箱,只会发现尘土。”
只要你学到了什么,马上转身交给其他人。你的读书心得、工作经历、生活小技巧、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
要知道,教别人也是一种效率特别高的学习方式,费曼技巧就是通过教别人的方式让自己学会。
3.每天晒出一点点
好几年前,那个时候非常迷恋周杰伦,QQ空间里99.99%的内容都是关于周杰伦的,有时候一天能转发上十条有关他的动态。
结果,一位关系还不错的高中同学把我拉黑了……
发布动态一定要适度,一天发太多了造成刷频会引起别人反感,很长时间都没有一条动态,别人也许会觉得你这个太单调,渐渐就将你遗忘了。
每天分享一点点就好。正如美国诗人肯尼思•戈德史密斯所写的那样,“每天做一点,也终将积沙成塔。”
那么,晒什么合适呢?
知名设计博主博比•所罗门说:“每天晒出你和你的工作,你就会开始遇到很棒的人。”
奥斯丁·克莱恩在《人人都在晒,凭什么你出彩?》中写道:
跟着直觉走。如果不确定是否要分享,那就再等24小时。自问“这有用吗?这有趣吗?被我的老板或我妈看到没关系吗?”
我该分享吗?它是否有帮助或有意思?
① 有——分享
② 没有——丢掉
③ 不知道——存放起来
每天晒出一点点,不仅能让别人更加了解你,也会让你自己反思、复盘每一天,让每一天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效率。
英国喜剧演员 拉塞尔•布兰德说,“一次过好一天。听起来简单,实际上也很简单,但不容易做到;需要异常恪守、严谨有序。”
微博、微信、知乎上大神那么多,要想脱颖而出,打造自己的个人IP并非易事。但是朋友圈是每一个人自己能掌控的平台,发什么、怎么发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看法。
美国漫画家艾莉森•贝须朵就指出,不管我们说什么,说的总是自己。
要找到自己的声音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用它,谈一谈你喜爱的事物,你的声音就将呼之欲出。
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说,我可以一点一滴从平庸进展到出色。真正的差别是在做与不做之间,付出点什么总比什么都不付出要好。
讲好听的故事、教别人你会的东西、每天晒出一点点,晒出不一样的自己。
晒对了,全世界都会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