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教学路,款款育人情
康玲艳
人生真正的快乐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自从踏上老师的岗位,我觉得人生中最快乐的两个时刻一个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另一个便是聆听一节好课。在今天这三节公开课上,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是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这三位老师又一次真切地让我感受到在学生时代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是一件何其珍贵且幸运的事情。
写作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如何写一直是写作路上的拦路虎,今天贾老师的课堂让我知道了对付这拦路虎克敌制胜的法宝。贾老师首先从课程标准出发,让学生明确写作标准;其次以中考真题为范例,通过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自我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问题所在;最后老师带领学生从审题开始,针对问题给予恰当的方法指导,同时出示满分示例,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好作品是什么样子,从而使学生向优秀作品靠拢;最后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品,让学生在练习中得以成长。从展病果到寻病因再到开药方,贾老师展现了她高超的教学艺术。她的课堂灵活且充实,让人受益颇多。
张老师在我心目中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每听张老师一次课,这个想法便会在内心强化一次,这次依旧不例外。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不再是一句空话。张老师这节课精心设计教学任务——积累一组词语、了解一个人物、学习一种表达,三个任务各自独立却又紧密相连,从词语到句式再到微写作,层层深入,让学生深入课堂,让学生真的有所收获。张老师精心备课,学生积极配合。当然学生们勇敢发言,大胆质疑定离不开张老师平时不断的鼓励。所以在张老师的课堂上不会有冷场,学生那争先恐后举手的场面更让我对教学相长这四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老师一如既往高水平地稳定输出,她的课堂永远是打蛇打七寸,一针见血。《桃花源记》这篇经典的古文在李老师的巧妙设计下又焕发了新机。整个教学围绕课文的主题来设计,首先梳理课文内容,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来体会桃花源的美好;同时老师及时补充恰当的背景资料,让学生从背景资料中体会当时社会的黑暗;最后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桃花源的主题——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期望。在课堂的结束又一次出现了本次课堂的高光时刻,是李老师的作业布置。作业是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通过这篇课文,李老师不仅想让学生理解《桃花源记》的主题,更想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了解陶渊明这个人,让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真正的紧密相连。李老师对教材的研磨,对课堂的把握令我深深折服。
这三位老师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表现,让我深深的羡慕。但我也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公开课的成功绝不仅仅止于那四十五分钟,而在于平时的每节每课的积累。正如那句话所言: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他们平时对于课堂的不放松,才能造就他们公开课上的轻轻松松。前行的路还很长,幸有良师陪伴,我方必好好修炼,盼望早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