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约翰.欧文(John Irving),当代文无可争议的小说宗师,当代美国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呈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独特的原创性和优美的文学性,既叫好又叫座,已被翻译成二十几种文字。 他用写实主义的手法,编织了一幅幅关于纷繁复杂的现代世界的立体图景,他的作品往往场面恢弘,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十分宽阔。主要作品有 《盖普眼中的世界》美国国家图书奖、《苹果酒屋法则》 拍成电影,约翰·欧文藉此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
这个故事里的每位成员都有些“反常”,他们一直在现有生活之外寻求另一种可能:母亲玛丽恩为忘却丧子之痛和丈夫的背叛,与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少年埃迪擦出火花;父亲特德一边创作古怪的儿童读物,一边流连于各色女人的怀抱;少年埃迪迷失在忘年恋的激情中,从此无法爱上比自己年轻的女性;4岁的小女儿露丝,则则在父母间破碎的关系以及对死去哥哥的想象中,挣扎着长大,渐渐成为一名作家。这年,露丝41岁,已是位单身母亲。在这独居的一年里,她第一次遇见真爱,也突然理解了父母的选择,理解了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作者对人生精微处的细腻观察与描写,尤其扣人心弦。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汉娜 艾伦 哈利)
小说的最后一句------“别哭啦,亲爱的,”玛丽恩对她唯一的女儿说,“不就是埃迪和我嘛。”在文中出现两次,露丝四岁时撞见他的母亲玛丽恩和艾迪偷情,玛丽恩说过这句话。读到最后,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同样的一句话,历经岁月变迁,承载了太多太多,却又那样轻描淡写……七十六岁的玛丽恩在暮年才给自己一个重新接纳爱的机会,她回到了埃迪身边回到了家,尽管她心底永远也忘不了她的两个年少过世的儿子,但是她最终回来了,回到了爱人和家人身边。我想不通特德为什么要自杀?也许她听了女儿说的话,露丝如此的放纵自己,然后又被伤害,他觉得有深深的内疚,觉得作为父亲没有做一个好的榜样,是一个失败的父亲。埃迪,从始至终都对玛丽恩迷恋不已,以至于只能和年纪比自己大的女人交往,甚至因为从露丝身上看到马丽恩的影子,以为自己爱上了露丝,好在他一直保留着这份爱,他最后又能和玛丽恩重逢。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有的东西,它永远都在那里,这难道就是所谓的求不得?那么玛丽恩应该就是伤别离……至于露丝,全书的主角,书封面上的那句话,“当你找到爱的时候,也就找到了自己”,我想说的就是露丝。露丝小的时候没有得到母亲的爱,她的爱是缺失的,等到她结婚,有了自己的小孩,才真正的懂得了爱,也才能从某些方面理解玛丽恩。正是因为露丝自己最后找到了爱,拥有了爱,所以,拥有完整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