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书籍:这本书之前没有任何了解。
一、因——提问
学会提问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有读过同类的书吗?
技巧一:开放式提问 什么,如何,为什么,能不能
技巧二:封闭式提问 是不是,有没有,可不可以
更倾向于开放性问题
二、概——预习
阅读序言和目录:带着问题看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这本书里讲述的范围
哪些内容值得参考
哪些内容可以略过
三、少——扫读
10分钟的时间快速地把整本书翻一遍,把整本书浏览一遍,再对重要的地方进行精读。
重点关注:开头或结尾、图表、标题、关键词
方式:荧光笔标重点、便利贴、折页
二八法则:一本书其实真正有用的信息,只需要花20%的时间就能获得,80%重要的信息集中在20%的内容里。
四、切——切重点
搞清楚核心概念
九宫格法:9个关键词,对每个关键词进行解释。整本书提的3个问题,用这9个概念都能回答,找到自己“啊哈”点和延伸的书,列出书单。关注整体。
“啊哈”(AHA)区:记录读书时感受到快乐、欣喜的地方,就是大脑感兴趣的内容。
“接下来要做”(TODO)区:接下来可以怎么做,行动目标具体化,接下来可以读哪些延伸出来的书籍。
RIA便签读书法:片段写得好,直接拍下来,做成卡片,或放到印象笔记里,标明主要内容。R:阅读;I:用自己的话重述片段;A1: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吗?A2:我可以这样做。关注局部。
目的——理解概念:了解某个东西是什么意思。
五、复——复习
工具:印象笔记
提问:
1.哪些问题需要搞清楚?
2.接下来还有哪些书需要阅读?
3.这些书需要读几遍?
强调:好书至少读两遍以上。
记忆:让短期记忆长期储存在大脑中,用复习的方式来强化记忆。
做完读书笔记之后,再去做九宫格、RIA便签,在看书和之前的笔记,分享。
做法:你完全可以一本书在早上完成提问和预习,中午进行读,晚上再用一个小时切重点,第二天早上完成一次复习。从简单开始。挑轻松入门或通用类的书,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