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年级老师是个师范毕业生,姓王,在当时的年代,叫“正式老师”。
那时候教师严重不足,各个学校都有很多代课老师,所以,正经师范毕业的老师显得更加珍贵。
我上一年级时,王老师已经50多岁了,他从毕业后被分配到农村,一呆就是20多年,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王老师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他手里有一根竹子做的秤杆,非常结实,是用来“敲”学生脑袋管教学生的。
他几乎时时刻刻拿着它,每每看到学生做错题或不听话,吧唧一棍子,打的你脑袋发懵。不过那个时代没有一个人怨恨老师,被打后都是一边揉脑袋,一边和老师嬉皮笑脸的赶紧改正错误。
作为王老师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是没挨过棍子敲的,即使品学兼优的我也不例外,一二年级总共挨过两棍子,我记忆犹新,但现在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特别的甜。
因为老师稀缺,学生也不多,所以我们一、二年级都是由王老师带的,也在同一间教室。他往往都是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另一个年级写作业。那时候,一个老师,要教所有的科目。
我们最喜欢的课是自习课,每周一最后一节课就是。我们都盼望着,因为在自习课上,王老师会给大家读故事,故事包括古今中外,神话、传说、寓言等等。每一次读故事,大家都听的津津有味。
王老师每隔一两个月就要到同学家做家访,到我家不用专门来,因为我父亲是乡医,王老师经常到我家买药,买药的时候就顺便把家访做了,所以,他和我父亲非常熟悉,也经常在父亲面前夸我聪明。
一年级期末考试,我考了第一名,王老师发给我奖励,不是奖状,而是10本田字格本,10本方格本。这种鼓励对我影响非常大,我特别自豪,分享给哥哥和姐姐,自己也更加爱上学习。
尽管从前的日子过得慢,但2年时间仍如白驹过隙。升到三年级的时候,我们需要到邻村上,不得不离开学校和王老师,那时候我还太小,并未感到太多的留恋与不舍。
随着年轮的增长,我越来越感觉到王老师是我遇见最好的老师,他勤勉,踏实,负责。没有他的严格要求,就没有我以后的学业有成,没有他的引导及教育,就没有我今天正确的世界观。
他现在已经走了,虽然我从没有回去看过他,但内心深处对他的感激和尊敬,是永远存在的。
他用一生诠释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大爱。
这份师生情,我将永藏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