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奇葩不奇葩,
故事最到家。
《奇葩大会》寻找最特别人类,最后一期上台的是四位导师,听了那么多选手的分享,他们观点又有哪些动人的地方呢?
一、赵又廷:认怂。
面对其他三位导师,他选择认怂。
认怂不是认输,更不是放弃,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认知。
认怂就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在某些方面技不如人,允许自己在某些领域无能,转而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保持专注,做到极致。对范围之外的事情,不去过多比较,从而减少心理负担和无谓内耗。
这是一种高情商的表现,许多人就是认不清自己的边界在哪里,看到别人优秀,比自己强,就痛苦不已,带着沉重的包袱去追赶,最后迷失自己。
认怂就是全面的接受自己,不用总想着如何慌张应对,而是让自己内心更加沉稳,这其实是一种自信。
二、 马东:社交自由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我坐在你的对面,而你却在低头看手机”。很多人会说如果没有手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会更近,爱人之间会有更多的交心,朋友会有更多聚会,孩子会跟父母有更多交流……真的会吗?
黄执中说具有这些想法的人其实是受到了社交羞辱,他无法从你这里得到社交关系,但又觉得你们之间应该关系很好,所以罪魁祸首只能是手机。
但其实看手机的,是真的想看手机,为什么呢?
手机拓展了我们的社交圈,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世界,认识了更多的人,知道了更多的故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的社交圈子会很窄,可能一辈子走不出一个村,也许你每天都都欢声笑语,但那时的你并不是真实的你,你的内心其实很孤独,因为你没有选择的自由,你只能跟他们在一起。
手机拓展了我们的边界,让我们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兴趣向投之人。
就好像剽悍读书营,大家聚在一起读书写作分享,但在我们身边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
所以,让我们上瘾的不是手机,而是社交自由。
三、蔡康永:负面情绪的正面力量
人在快乐之中并不能真正的体会到快乐,或者只能肤浅的感受快乐,但悲伤却可以让你的快乐更加深刻。
“悲伤情绪本身带有一种特质,可以促使我们深刻体会我们本来忽略的事情”,比如《大话西游》、《前任3》之所以感人,就是因为悲伤,如果没有遗憾,他们的故事可能平平淡淡,如果没有失去,他们在一起如何开开心心,打打闹闹,都不可能深刻,都不能让人体会到幸福。
人类如果没有死亡,没有最终对生命的失去,那么我们将活的毫无意义。
悲伤令人难忘,恐惧让我们成长,后悔也是在说明我会更加努力,将来不会放弃。
所以不要试图消灭生命中的负面情绪,它会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
四、高晓松:人生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表达:努力的表现自己,渴望获取身边人的认可,渴望在他人的眼里找到自己的价值。这个阶段是“术”的阶段,表达能力强的人,会获取很多掌声,但也仅此而已。
第二重忘我:忘我是一个超越了表达的东西,是把自己全情投入到一件事情中,把自己浸淫追求很多年的东西展现出来,即便是表达能力差点,但他们的那份执着与追求最是动人。
第三重看见自己:穿过了忘我的火焰和深海,穿过了事业、家庭、热爱、爱情等等等等为之奋斗的一切,来到了一个地方,突然看到一个人很孤单的走在那里,仔细一看是自己。
看到自己,找到那个最真实的孤独自我,就是挖到了自己内心深处,潜意识冰层下最冷的地方。你看见了,就照亮了,就温暖了。
第一阶段的人有很多,他们博览群书、出身名门,但他们都是在用头脑表达,最终无法感动观众,为什么?
因为缺乏真实体验。
我们经常说世上最感人的故事一定是你最真实的故事,如果你从来都没有认认真真做过一件事,从来都没有挑战过自己,从来都没有走出过自己舒适的小窝,也从来没有折腾过自己,那么你何来体验,何来故事?
登上奇葩大会舞台的有在民间演绎小丑环游世界的,有在中东被抓入监狱的,还有专注演绎中国大妈的,坚持街头篮球战胜自己内心输赢的……
他们都是具有丰富人生体验的人,所以他们很特别,所以他们是奇葩。他们和超级演说家的刘媛媛、崔万志等一样,不是在用演讲技巧套路你,而是他们真实的故事和体验打动了你。
想让自己与众不同吗?想让自己的灵魂更加有趣吗?想让你的故事更加触动人心吗?
去折腾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