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教学(一)传统村落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指出,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2年以来,随着传统村落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其中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变迁、社会文化传承、人居环境改造和旅游开发路径等问题,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规律显示了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地势险要的地形结构、不太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经济等因素,客观上为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成为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重要因素。旅游发展成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重要动力。尽管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具有一定的自我适应性和自我延续性,但村民思想观念改变、村落交通条件改善、旅游发展改变了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内涵和功能,从物质形态和精神意义上促使了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转型发展。传统村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每一个传统村落景观背后都反映了一定的地理特征、地理原理和规律,最终落脚到和谐共生的人地关系,是人地关系最真实的体现。湖南省妥宁县(109°49′~110°32′E, 26°16′~27°8′N)天堂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0%,气候宜人,空气新鲜,自然风景优美。建筑形式是典型的侗族地区常见的干栏式木楼。村落的地理位置依山而建,座北朝南,与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相关;坡度较大的屋脊、干栏式木楼以及门前成片的稻田,反映了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梯田的分层可见其灌溉水源应来自山谷汇集的溪流;封闭的地形、不便的交通、小块状的农田,有处处体现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色。地理教学放大视角还可以从五带划分、温度带划分、自然带划分等方面进行知识的调动和运用,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讨论其建设与保护的问题。
2020-12-25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5月以来,哪怕对市场风向再不敏感的人,也感觉到阵阵凉意。二级市场连续下挫,一级市场融资环境恶化,不论企业融资数量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