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醒
对于视进步为刚需的人来说,成长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那些已经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几乎1/2人生的我来说。于是焦虑不安的情绪时时刻刻围绕着我。特别是当我参加了“得到”几位大神的线下课及线下活动的时候,看到一张张年轻充满活力的面庞,我禁不住地羡慕他们这么早就觉醒了。而对于我,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将”显然对于我来说,不能满足我的焦虑,马上、现在、立刻才算贴切!
成长行动
我们总讨厌落后,特别是对于出生于70年代的我来说。小时候所受的长期一贯的对落后的解读就是“落后就要挨打!”那是中国近代史上多少代人的“多么痛的领悟”啊!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了军事上的落后,被倭寇侵犯、被八国联军践踏。看看那残砖碎瓦的圆明园遗址就是对落后就要挨打最沉痛的见证。因此当我们从原来的封闭的自我感觉良好的环境中走出来时,发现了自己原来活在别人的地板下面的时候,由于落后而产生的心理情绪立即感觉到脸辣辣地疼,那是当众被别人扇了一个耳光的羞辱。然后,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此与世隔绝的逃避。为了不因落后被打,为了不让羞辱缠身,为了不把逃避作为选择,我决定行动,而且是立刻行动!
行动误区
自从在优酷上看了罗胖的《罗辑思维》节目,就开始每天早上听他60秒的语音,然后在得到上订阅了专栏,从《雪枫音乐会》到《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再到《王烁大学问》等一共有9个专栏,专栏的内容个个都是精品,个个都是我想学习的,所以我把所有能够获得知识的无论是专栏还是公众号或是饭团以及天天用英语,每天听本书,等都购买、收藏起来。每天看得到专栏的内容,听音频,刚开始还孜孜不倦地学习,但随着订阅的内容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忙,慢慢地就只能通过下载、收藏来缓解对每天完成不了的认为而产生的负疚感,来迷幻自己,让自己感觉这些知识都已纳为己有。我曾对此乐此不疲,直到有一天我听说了下面这个词:
低水平勤奋
当我看到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后,我终于恍然大悟,我已然掉入了低水平勤奋的这个大坑里了。我每天似乎很忙碌、很认真、很努力、很坚持,甚至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然而这些都是自以为是的幻觉,我把订阅更多专栏当成是学习,把收藏有价值的文章当成是学习,把躺在自己手机里的内容当作是学习,而把真正的学习忽略掉了。学习的方向固然重要而学习的方法论更重要,所以要学习学习再学习。把学习落实到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不能掉入低水平的勤奋的陷阱,而应该是能够让自己获得成长的,每天进步点滴的上升轨迹。时不待人,摆脱低水平勤奋,让我们的成长更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