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一朋友聊天,提到了眼缘这个神奇的事物,对于我这个给我一个合适的话题,你愿意我可以跟你唠一天的主来说,就不自觉的想来多说两句了。
眼缘这个东西,之所以神奇,是因为它是一个万能的词语,它还有一些多胞胎的兄弟姐妹,如:缘分,天意,命运,随意等等,在应对一些问题的时候,让对方听起来感觉没什么问题,又感觉哪里好像不对。
如果你要往深了问,什么是缘分,什么是天意等等,就会感觉这是个很玄妙的东西,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如果到这里,要是感觉不够清楚,还想再问清楚一些,要么是人家感觉你跟人家不是一个频道的,再或者这就是一个搪塞的借口,再深问下去就有点自讨没趣了。这是一般的正常理解思路。
但是,如果这个时候,回答问题的人,不是以上两种情况的呢?如果从心理上来推测,人在面对不太愿意做出决定、不愿意去面对或是心存戒备的人或事物的时候,通常也会找“眼缘”来帮忙。
举个例子:
双十一了,一哥们喊我一起拼单买衣服,给我发了一个淘宝的买一千赠一千的什么活动内容,我看了半天,问了半天,没弄明白,最后,气的他语音过来聊这个事情。
其实按照正常情况来说,在优惠活动的核算,成本控制上,我还算是比较清晰的,能够比较清晰明确的核算出活动的成本是多少,再通过什么方式可以增加销量或是增加与客户粘度弥补活动的损失。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买的没有卖的精,能算计。
可是就是碰到没衣服这个问题上,脑子就不动了,算不清楚了,从来都是朋友推荐什么,买什么,什么活动跟着来。
以前没有注意过,现在猛然发现了,问题不在于活动搞得有多复杂,而在于,碰到这个问题你就没有去想过,自动屏蔽、短路、跳过了这个阶段。然后直接以主观感觉或是个人喜好来进行结果的抉择。
这种情况我称之为选择性恐慌症。
顾名思义,就是说在面对一些需要做出选择性问题的时候,会出现恐慌的症状,进而没有办法组织处有效的语言来正面回答问题,就运用一些感觉性的词语来进行归纳总结。
回到刚才的例子,为什么在于朋友聊天说这个双十一的活动的时候,脑子会那么短路呢?
细思一下:
1、他决定买了,肯定是很合适很划算的政策,只要有合适的,跟着一起买就没有什么问题,懒得去想。
2、对于穿衣风格没有概念,对于穿衣搭配没有概念,对于衣服,有的穿,穿着不难受就好,买衣服实在是件大难题,能避就避,能不想就不想了。
3、正因为选衣服是如此艰难的一件事,因此在选衣服这个问题上,就没有什么美感搭配的概念,看款式差不多的衣服就全都是一样的,万一要是真的自己选了,买了,再回头让人说长道短的,还不如不买,不去碰这件事呢!(其实也正是这种心理,对穿衣不讲风格,随意混搭有一定的影响。)
4、穿衣风格的独特性,自己喜欢就好,别人怎么看待那是别人的事情,自己感觉合适,穿着舒服方便就好,因此在选衣搭配方面,基本没有动过脑子,也就很随意了。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依赖,逃避、恐惧,不重视或是自我意识过强等问题。
而为了掩饰自我存在的以上诸多缺点或是弊病,也就造就了很多“随意”“随缘”“眼缘”“天意”等概念的存在,也就有了:朋友喊一起拼单,问买什么?回复“你帮我选两件”“你先买,你买完,我跟着你买”,被逼没办法了,去网上选两件自己目前穿着相似的,或是看着舒服的,然后发给朋友咨询一下,看看怎么样等等此类行为举止,彰显自己独特的方式或是其他等等优秀的品格。
相似的事情,相似的道理,通过细微细小的现象,去挖掘背后隐藏的行为动机与心理反应,找出真相,并且面对“他”。
我是非著名心理学研究者,胡编乱造,搏诸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