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基于前文结论,鲁国在春秋时期开始即长期采用二军制,且由于六卿中的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寇分别按顺序担任右、左两军之将、佐。也即:
大宗伯虽然在卿序中排名高于司马、司空和司寇,但是从来不参与“军行”,所以实际地位下降了;而大行人因为递补冢宰进入六卿,没有独立领兵的资格。
现在的问题在于:鲁国出兵作战时候,按照什么样的制度轮换作战?每次领兵的负责人又是谁?
由于“庆父之难”的动乱导致庄公末年以前的资料匮乏,我们就从僖公即位(前659)之后开始整理。来看看僖公在位前期(前659-前644)鲁国历次用兵纪录:
这里面我们排除了所有单纯意义上的会盟或者聘问记录,因为那并不需要进行动员,只要携带少量随员即可。
通过上述统计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现象:
首先,鲁国会尽量避免在同一年内进行两次以上的动员,也即在“两军制”下,右军与左军之一外出作战或者服劳役,另一军通常留守国内以备外敌偷袭。如果当年只有一次勤务,则另一军不动可以尽量不影响国内的生产、生活秩序。诗云: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诗经.豳风.七月)
通常来说,理想的兵役、劳役时间应该是在入冬农闲之后或者刚刚开春土地没有解冻的时候进行。从我们的统计来看,尽管鲁僖公在位初期的行动尽量照顾到了这个原则,仍然出现了超预期服役的现象。譬如僖公四年(前656)齐桓公组织诸侯伐侵蔡、伐楚、举行“召陵之会”,由于出现了陈辕涛涂企图误导联军“观兵东夷”的事件,不得不“加戏”专门伐陈,导致鲁僖公返回鲁国时候已经秋季八月份了,期间郑大夫申侯更是敏锐地向齐桓公指出“师老矣……遇敌惧不可用”。由于陈并未立即屈服,因此当年需要再度讨伐陈国的时候,由于兵士过度疲惫导致已经无法继续使用现有军队,只得重新进行动员征发另一军轮换参战,且为了不影响秋收必须拖到十二月才出兵:
……冬,叔孙戴伯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陈成,归辕涛涂……(左传.僖公四年)
此次由于准备充分终于迫降了陈国并且取得了和约,并利用这个台阶释放了辕涛涂。当年鲁国右、左两军将、佐序列如下:
由于是两军轮换作战,既然当年十二月第二次动员伐陈由公孙兹负责领兵,则出动的当为其参与统帅的左军;那么可推知上半年由鲁僖公亲自领兵参与侵蔡、伐楚时,第一次动员的部队当为右军,且大司徒季友及大司马臧孙也应随军出战,不过由于诸侯皆在,所以“卿不书”,文法上实现“以尊公也”的目的。至于为什么第二次只派出最末一名的公孙兹领兵,当与其他同时参战诸侯将领的身份相匹配,此细节《经》、《传》均未说明;另一个因素恐怕当是伐陈本身挑战较小的缘故。
而例如僖公元年(前659)鲁国的两次作战均为境内或周边地区,先是九月由鲁侯亲自帅师截击了返回途中的邾人戍守虚丘部队取胜,后十月由公子季友亲自帅师在防御战中于郦地击溃莒人前来责取“庆父之赂”的莒师。由于后者为季友统帅的右军,那么前者当为左军的公孙兹等帅师奉鲁侯袭击邾师。
按照轮换的顺序判断,下一年(前658)鲁侯参与诸侯城楚丘以复封卫的行动中动员的又将是左军,尽管由于鲁人行动迟缓而迟到了。
同理,僖公六年(前654)鲁侯会诸侯伐郑、救许当轮换为右军参战:
……夏,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曹伯伐郑,围新城……秋,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冬,公至自伐郑……(左传.僖公六年)
由于鲁师随同诸侯自从夏季伐郑围困新城之后“遂救许”,也即没有来的及轮换另一军,直到当年冬天才返回鲁国,可见右军负担了半年的持续外出作战,而左军留守国内。一方面得以保护本土不受袭击,另一方面未参战徒役人员可以及时参与生产而减少由于部分人力随军出战带来的损失,此显示了“轮换动员”的制度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