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谈论产品,开口即市场定位,闭口即用户体验,放佛对于产品的一切已了然于心,再稍微多问几句也许就开始嗯啊,哦啊,或者开始说其实这些我们之后可以再考虑。。。。。。这就是产品汪吐槽的日常。
1、工作的日常
到公司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罗列下今天要做的事(很多都是昨天遗留下来的问题,还有就是开个会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安排好),当然很多时候要给自己预留出处理突发事情的时间。产品也许做的最多事情就是收集需求,其次就是根据现有资源快速的安排需求实现的时间。
2、产品思考的日常
思考产品的日常也许是产品最应该做的事,因为很多时候对产品思考的深度,就能决定这个产品走的能有多好,一个产品若是只局限于自己的工作不关注太多的东西,是不合适的。
3、对于自身思考的日常
作为一个产品,也许最主要的就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软技能一方面是硬技能,硬技能就比较简单了,用一些项目管理工具,ppt也好,svn也好,axure也好都是一个辅助性的东西,用的再好也不能保证你一定会做出好的产品。
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软技能了,沟通算是软技能,产品的设计想法也算软技能,对产品的整体把握也算软技能。两者说不上谁更重要,或者谁更不重要,毕竟产品的硬技能是保证可以做产品的基础或者说是入门吧,至于说到产品的软技能就是产品进阶的必备条件了,毕竟很多时候,进阶了以后就需要把自己的很多想法告诉大家,然后把这个实现出来。
4照例的一个产品的日常分析(微博)
产品定位&方向:定位是对外展示个人的一个平台,目标是通过这个平台能够获得更多的认同感,与熟人社交不同这是一款定位陌生人社交的平台。
功能架构:
微博还是很明显的轮舵结构,首页是默认的用户关注信息流,(这个设计与微博的定位相关,sns更多的是信息流的传输)其次就是与消息相关的模块(消息是为了让用户更多的参与到微博中来),中间显眼的位置放置的是发微博(微博重在互动,首要的还是用户的信息才能让整个微博丰富起来),其次才是拓展用户兴趣的发现模块(一个延伸的模块,帮助新用户入门的),这个模块更多的是,最后就是与用户本人相关的模块(让用户有更多的归属感,将用户的信息归类)
界面UI&交互: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