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TED中一位演讲者,在大学期间意外遭遇11000伏电击,失去了双腿,仅有一支手臂能活动。也许,你第一眼看到,很震惊,更同情他。但反过来更庆幸现在四肢健全的自己。
沉重的悲痛是无法改变的,不论什么途径,我们都会拜倒在死神的脚下。
生老病死,符合大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违背不得。个体虽有差异性,遭遇苦难,疾病,寿命略有时差。总之是一个统一性的过程。
我常常会去思考,有限的生命,死后归于尘埃,云淡风轻,除了亲人晚辈,谁还会再去追忆你呢?毕竟风云人物凤毛麟角,多数不过是生活在世间的普通人。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流。历史浩瀚如烟,有几代的恩怨情仇,家国往事。时间总会冲淡感伤,最后一笑泯恩仇,往事亦如烟。
我有时在想。除了死亡没有选择,那么我们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事情,未必就是已命题,而是选择题。问题的答案,可以自己去发挥。所以,所遭遇的一切,不应是痛苦的回复,应是积极地面对。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我觉得有很多方式可以选择重新的生活,而不是要采取极端方式了断自己。精神颓废了可以唤醒斗志,进而产生对于生活的信心。毕竟,生活有时候是柴米油盐,鸡毛蒜皮的事到处都是。
王小波曾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低落,烦恼很正常。甚至想要发泄自己的愤怒。外界的释放,好过于对自身精神折磨的煎熬,因为精神的痛苦更持久,慢慢会击垮一个人心底的防线。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唯有转化思路,寻求内在改变才好。除了生命,我们之外都是可以选择重新再来的。人也是不断积蓄能量,突破自我的过程,也是越来越成熟稳重的路程。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更是一种境界,也许到中年或老年更能体会的到。所以你会看到,年长之人不会喜怒哀乐显于脸色。他们处事不惊,泰然自若。
因为,他们阅历更丰富,人生中起起伏伏,大风大浪经历多了。没有强烈的攀比心,少有出现名利场上明争暗斗的场景。他们更看重的是健康,心态。
简单的才是生活,花哨是没用的。我总庆幸没有出现在更穷苦的家庭,庆幸还有四肢健全,智力正常的大脑。 你也要相信,总有比你更糟糕,受苦难折磨的人。多感恩,少抱怨。
我曾亲眼目睹生与死的距离。在老家,老人过世,扶起棺材,看着之前精神矍铄的爷爷,转眼已过世。祭拜,下葬,封土。最原始的方式,让逝者安息,入土为安。
人入棺到封土,不过三天时辰。然而,我们在世要经历很多的磨难,更能懂得活着的意义。
哀莫大于心不死,幸莫过于死彻底。人是有灵魂的躯体,不是行尸走肉。精神可以萎靡不振,但要体现生命的价值。创造贡献社会的生产力价值。
人各有各的活法,有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想要的更多是欢笑,不是痛苦;更多是真实,不是幻想;更多是激情,不是奢靡。
我们应该呼吁和制造更多的空间,身体和心灵的空间,让生命焕发全部的精彩,让变老和死亡变成一场逐渐走向高潮的华丽乐章。
向死而生。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触动,来唤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