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要醒着,就是一个打开了的话匣子,一直叨叨不停。先生对孩子的这个缺点一直很无语。
今天,先生问我:“这孩子怎么老说个不停啊?你是不是小时候也这样啊?”
我笑着答道:“是啊!小时候,几乎每天我都被爸爸、妈妈、奶奶说太唠叨。这么唠叨,以后可咋整啊!”
先生听后,开始沉默了。原来这是基因遗传,真是没治了。
现在,我想起来小时候的自己确实很唠叨。特别是碰到熟悉的人,废话如打开了的水龙头;遇到陌生人,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还记得二零零五年,我在长沙上班时闹的一个笑话。
室友张佳有一次受不了我的磨叽,吃饭时,很生气地拍桌子说我。她的语气像大姐姐训妹妹一样。我是第一次当着外人被人那么训,自尊心严重受损,感觉特别没面子。
当时,我如被雷劈了一样,站在那里怵了半天,接下来开始放声大哭(发泄委屈情绪)。最后,我做了一个决定:一个月不说话,除了必要说的一两句话以外。
决定禁言的那段时间,我感觉那不是真正的我,我失去了灵气和天真。自从我不说话,整天都绷着脸,房间里的气氛很压抑,大家很不自在,谁都不开心。
终于,我坚持到二十天左右时,室友张佳实在受不了安静的我了。她很诚心地给我道歉,还要请我吃好吃的。
她说:“安静和磨叽的我相比,还是磨叽比较好。因为那才是真正的我,至少我很开心,也能逗大家开心,就是磨叽点,大家习惯就好。”
写到这里,我才知道,当我不是心甘情愿,是被外力逼迫自己做出改变时,就会变成另一个人,变成一个连自己也不认识的自己。
这不是真正的改变。这种改变会让所有人不舒服,包括自己本人。所以说,没有人能改变别人,即使改变了,也会变成另一个令大家都意外的样子,不会是你期待的样子。
所以,我们永远不要想着去改变身边的人。即使改变了,我们会更加不习惯。
真正的改变是自愿的,是发自内心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孩子的磨叽就如当年的自己,学会接纳才是最好的办法。我能接纳自己的磨叽,也就能接纳孩子,因为她就是我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