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见过一句话说,“你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那时读完这句话大半个月时间都被扣在地下翻不过来,有一种被宇宙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无意义感,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反正地球会爆炸的”为终极思路“摆烂”,一副爱谁谁的生活态度,反而还...挺爽的。现在用所学去细究这个“爽点”,好像是在一个小孔里窥见了一个惊天秘密的感觉,有一种不小心戳破了一粒沙突然膨胀出一个平行宇宙的不可思议的感受,开始知道,哦....我知道了...哦...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天呐,我竟然是井底里另一口井底的蛙,而且不知道在多少个井里套着,这种发现自己是青蛙的过程很窒息,但也很亢奋。
上课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自己”的过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是我?我如何成为今天的我?是否对自己多了一些了解?了解离理解还很遥远,连自己都不理解还如何理解他人?理解世界?在第3条里“开始对新的内容了解”,世界是新的,我是新的,身边的每个人都是新的,理解世界的系统和逻辑在更新,看待一切的出发点也在更新,书中讲“为成长创造环境”,而我正在这个环境中重新成长,这是学习历程中我的状态。做青蛙很难,做一只困在井里的青蛙更难,井之大之多,令人惶恐,但这种跳出小井到大井里的感受是新奇的、振奋的、积极向上的、激动人心的。
如果被困在反正出去还是井的思维里,终其一生都只能看到一只不可名状的东西呼啸往来,何谓鸟?何谓落叶?何谓光与星辰?想要到更大的井里去,看清哪里来的鸟?哪棵树的叶?哪里来的光?还有多少星?
探究答案的过程并不是终点,提出问题才能走向更远的地方,才能回到最初的井里,给自己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