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写作已经变成一种生存技能,可怎么写出别人爱看的文字,却是一门技术活儿。
我曾经为此抓狂,因为常常下笔洋洋洒洒数千言,却没写明白自己要说的重点,后来渐渐发现:
“写长容易写短难,复杂容易简单难。”——《写作是门手艺》
换句话说,写作不是要制造长篇大论难理解,而是要做到简单清晰容易读。
一、简单才是真功夫
刘军强老师在《写作是门手艺》这本书中有个非常形象的类比:
透明玻璃和彩色玻璃,让我对写文要短小精悍、简单易懂有了深刻体验。
彩色玻璃含有很多杂质所以色彩斑斓,透明玻璃经过高度提纯反而朴实无华。
绚丽的文字好比彩色玻璃,华丽的词藻只能起到装饰作用,却无法完成高效传递信息的使命,好比一叶障目。
简单的文字好比透明玻璃,朴素的用词言简意赅却又高度洗练,如同山间小溪般清澈见底。
刘军强老师说得好:“好的文字就像窗户上的透明玻璃,读者透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窗外的景致,以至于意识不到玻璃的存在。这才是文字应有的作用。”
这段话让我想起海明威笔下著名的“电报体”风格,语言极其简明,极少用修饰语,他擅长用最简单的词汇表达最复杂的内容:
比如《老人与海》那句著名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我读过后经久难忘,被简单的文字背后透出的钢铁般的英雄意志所深深感染!
再比如形容老人的眼睛“他的眼睛蓝得像海水,欢快而不屈!”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就写出了老人清澈而坚毅的眼神,胜过多少形容词的堆砌!
二、做到简单有思路
有人曾经采访过海明威,问他会修改多少次初稿。
他的回答是把《永别了,武器》的结尾重写了39次才满意!
原因只是“为了找到更正确的词汇。”
海明威的一生用他的笔把“Less is more!”这句话践行到了极致!
这个简短的故事告诉我,想写出简单清晰的文字,需要反复锤炼,标准只有一个:“我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的意思吗?”
正如刘军强老师指明的那样:“作者最重要的就是写出清晰流畅的文字,降低理解难度,为读者提供方便。”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在《打开心智》这本书上提到过一个“系统优化法”,给我提供了一个简明扼要的思路:
1、设定框架:明确目标
比如我想采用一种“聊天式写作”,写出大白话一样浅显的文字,力求简单易读。
2、建立系统:从最小行动开始
做一件事情前,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所有的改变简化为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什么?
比如我开始写作,所有的动作从每天写张卡片开始,字数少则200字,多则不限。
过段时间后对这种方式进行复盘总结:
①回顾目标:这段时间,我写的卡片有没有做到“大白话输出”?
②评估结果:哪些素材我能像聊天一样输出?找到我擅长的领域,发现我不擅长的地方。
比如我对读书很感兴趣,但写作能力需要提升,才能把读过的书更好地公开输出。
③分析原因:如果我做到了,是什么原因?如果没做到,又是什么原因?
比如我刻意练习写出自己的理解,尽可能放弃抽象难懂的名词概念,改为简单类比描述。
但目前我还没能讲得非常清晰,因为我习惯性用书面语写作,需要适应口头表达的输出方式。
④总结经验:下一步打算
比如我发现自己擅长说理,但感知精细不够。下一步我打算练习白描手法,在说理的过程中加入描写,让行文变得简洁形象。
3、优化完善:采取更多行动
一旦通过第二步把这件事变成习惯,就可以进一步思考,如果想再靠近目标一点,我还可以再做一件什么事情?
以此类推,逐渐朝着“想要的目标”更近一步。
比如我写卡变成习惯后,可以问问自己在卡片之间能否建立关联,能否把卡片组合起来先输出一篇短文?
集卡成文的过程中,我如何写出像聊天对话一样简洁明快的文字?
在行动中一步步调整、慢慢适应,直至最后形成“写卡就是写作”的系统模式。
三、做到简单有方法
刘军强老师说,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写文章,他介绍了一个5分钟就能写1000字的方法。
我的理解:只要会说就会写!
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通过语音输入比如讯飞输入法、微信输入法,将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直接转换成文字。
①选择合适的语音输入法
我个人用的是讯飞输入法
②确定写作主题和关键词
只要自己花个几分钟时间思考一下想表达的主题,写下几个关键词,然后就能开始行动!
比如我今天确定的主题是“会聊天就会写作”,关键词是“以说代写”,“语音输入”。
③语音输入
说的时候不要考虑文采,最重要的是保存自己的想法,平常怎么说话就怎么表达,肆无忌惮都没关系!
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灵感和惊喜出现哦!
语音输入结束后,等到写作时再用正式表达替换口述,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文章。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想必是简单清晰又易读吧!
知名写作粥左罗说过,只要能说话,就能写作。
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