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下午,女儿在楼下和小朋友玩耍,我抱着弟弟去叫她回家吃饭。路过超市女儿想买零食,碰巧我没有带钱和手机,我告诉她情况,并答应吃了晚饭来买。
女儿虽然不高兴但点头表示同意,但她还是忍不住拿起了一瓶牛奶。我再次告诉她:“妈妈没带钱,晚饭以后来买。”
原本乖巧懂事的女儿突然愤怒的放下牛奶转头就走,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这个举动太出乎意料,我竟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能尾随其后。
她不时回头看我,见我快跟上时迅速从快走变成了小跑,我抱着弟弟显得有些吃力了。
此时此刻,一股无名火从心中升起,只想对她吼一句:“走了就别回来!”
我强压住内心的怒火,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这么对孩子讲。
怎么办怎么办?我突然想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育儿原则,不停告诉自己要有同理心。
我试着站在女儿的角度:如果我生气了,我希望最爱的人怎么对我,我希望最亲近的人如何接纳我的情绪呢?
最后,女儿走进了一家店铺躲在里面。我跟着她进去故意没说话,让她冷静一会儿。
几分钟后,我对弟弟说:
“弟弟,姐姐现在不想回家,我们在这里等着姐姐好吗?等姐姐想回家的时候,我们再一起回去。回家妈妈给你们讲故事,我们一起看动画片,一起玩,好不好?不管姐姐想不想回家,我们都会等姐姐的,对吧?妈妈爱姐姐,弟弟也爱姐姐…。”
然而,话还没讲完,女儿突然跑出去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坏了,难道这样说不对吗?哪里出问题了?
这时,女儿突然从门外探个头进来:
“Hi 弟弟,姐姐在这里呢。”
“妈妈,家里的故事书我都看完了,你再给我买新的好不好?走我们回家去玩。”
看着女儿蹦蹦跳跳拉着弟弟回家,我终于松了口气,看来是触碰到她的情绪点了。也是万分庆幸控制住了自己,没有因一时冲动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假如那一句“走了就别再回来”真的脱口而出,我用心呵护的亲子关系就此破裂。
刀子嘴杀了人,豆腐心还能挽回吗?
突然想起上个周末我回妈妈家,发生了一件极其相似的事情,只不过故事主角从女儿换成了我。
因为一件小事和妈妈争执起来,结果我的妈妈生气的对我说:“下个星期你别回来了”。妈妈说这句话的时候,有好几个亲戚朋友都在场。
虽然已是一条中年狗,却怎么也抑制不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我选择了沉默的走开。
直到现在,一想起妈妈对我说这句话时,就无比尴尬与难堪。
从今以后,无论我过得好与不好,都与她无关了。
不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永远生活在畏惧和寻求爱的生活里。
每一个小孩都是都是带着自己的性格和灵魂来到世上,作为父母,应该引导他们往好的方向发展,帮助他顺利成为他本该成为的那种人。
如果你不能帮助他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至少,请不要伤害他。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穷尽一生是为了取悦别人,不想让他一辈子生活得畏首畏尾,请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和恶魔,只有被接纳,被爱,才能呵护心中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