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一场以“爱”为名的情感勒索

分享有趣概念的第003天——“情感勒索”。

艾默生说过,“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孩子的乐园”。然而,当王国里出现了暴君的时候,你就再也找不到那向往中的世界和乐园的任何踪影,剩下的只有噩梦般的现实。

家,应该是让我们感觉最温暖的地方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有亲密伴侣的女性中,有过伴侣对其身体或精神上侵害历经的就有30%之多。另据全国妇联统计,我国2.7亿个家庭中,同样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家庭暴力,并且其中有70%的被施暴对象不仅包括妻子,还有孩子。

最亲的人,却伤我们最深  

家庭暴力,深深地伤害着每一个和它有关的人,已经成为折磨家庭这一“社会细胞”的“毒瘤”。有的家庭因此关系破裂,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精神和身体伤害,但更多的家庭(成员)则是选择了“隐忍”,继续着这噩梦般的生活。

被家庭暴力折磨和困扰着的人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最关心、最亲密、交往最频繁的人,却对我们造成了最深的伤害?又是什么让我们在遭受如此大的伤害之后,却依然选择了隐忍?这一切,就必须要揭开家暴那令人畏惧的面纱,从它的本质说起。

家暴,其实是一种情感勒索,是指我们生活中具有亲密关系的人,利用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感、责任感和负罪感来直接或者间接地勒索我们,从而操控我们的生活。

这些“情感勒索者”是如此地了解我们,他们知道我们的弱点,更知道我们内心深处的秘密,因此轻易就能戳中我们内心的痛楚。不论他们多关心我们,一旦无法达成某些目的,他们就会有意无意(也许无意的情况更多吧)地利用这层亲密关系迫使我们让步,如果不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就有苦头吃了。

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

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情感勒索者往往有这四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自虐者”,他们会将所有威胁内敛进自身,强调如果我们不让步,他们就会对自己做出某些带有伤害色彩的举动。

“别跟我争,我要得抑郁症了!”

“你不陪我去的话,我就不吃药,病死算了!”

“你不认错是吧?那我就去睡大街去!”

热播剧《我的真朋友》中的经典台词  

这些都是自虐者的擅长的威胁方式。他们极度渴望依赖,常会黏着身边的人,充满被害妄想可以说是自虐者的基本特征。而自虐者能使出的终极手段就是向别人暗示他们可能会自杀,这种威胁没人敢轻易忽视,也是让自虐者觉得最有效的一种方法。

“一哭二闹三上吊”中的“上吊”就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种是“悲情者”,他们在强扣罪名和使别人产生负罪感这方面绝对是演技派。

悲情者不会威胁伤害任何人,相反,他们会暗示我们如果不照做,他们将受苦,这样的话错就全在我们身上了。

“看看你对我做了什么好事!”

“你这么久都没来看我,我都抑郁了!”

“如果你不帮我这个忙,我就会被炒鱿鱼!”

信不信我哭给你看!

这些都是悲情者的勒索方式。超高的演技可以说是悲情者的典型特征,表面上看来好像很脆弱,事实上,他们用冷暴力不断折磨着我们内心中善良和柔弱的那一面。“一哭二闹三上吊”中的“哭”就属于这一类型。

为什么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呢?  

第三种是“引诱者”,他们会允诺我们一切关于爱、金钱或事业上的要求,然后告诉我们,如果不顺从他们的要求,我们就什么也拿不到。

“我会帮助你,只要你......”

“我会永远对你好,只要你......”

“你不是想要这个吗?那就乖乖听我的”

挂在棒子上可望而不可及的胡萝卜,驴子永远都吃不到  

这些都是引诱者的拿手把戏,要得到这些,代价就是对他们言听计从。

第四种是“施暴者”,家庭暴力就常常属于这一类型。施暴者总是清楚地让我们知道他们有什么需求,并告诉我们忤逆他们的后果。施暴者追求的是一边倒的关系,“不听我的话就滚”是他们的座右铭。

不听我的话就滚

“要跟我离婚,你就永远别想再见孩子!”

“如果你迈出这个门,就再也别回来了!”

“不听我的话,我就连孩子一起打!”

这些都是施暴者的勒索方式,“一哭二闹三上吊”中的“闹”就属于这一类型。不顺从他们的人将迎来非常悲惨的结局:遭到遗弃、情感上断绝来往、金钱或其他资源被掐断,或是被怒目相向。

深陷情感的牢笼

而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成为施暴者的目标。因为我们都不想离开深切关心、有着长期甚至终生关系的人。最令人害怕的就是利用孩子这样涉及强烈情感的羁绊来进行情感勒索,这可以说是历史最悠久也最残酷的方法之一。为此,我们会竭尽所能地满足这些施暴者的需求,让自己同意他们的一言一行,陷入一再退让的恶性循环。

一个讲述家庭暴力的经典影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家暴受害者宁愿忍受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折磨,而选择隐忍的原因。讽刺的是,这些施暴者在实施情感勒索时往往自身也并不好受,但只要让对方更悲惨,他们就会满意。

影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情感勒索者常常用贬低我们人格的方式来实现他们的目的。他们认为我们是笨蛋,他们才是聪明的;我们是坏人,他们则是无辜的;我们是有病的,他们则是正常人;我们是一无是处的,他们则是处处比我们强;我们是自私的,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好。

电影《狗十三》

情感勒索者甚至还会叫来外援,将情感压力最大化。无论是我们亲人、朋友甚至是同事和上司,他们会把我们最关心和最尊敬的人都笼络过去,联合起来给我们施压,这让我们顿感孤独和挫败,最终不得不屈服。

而且这种情况一旦开始,往往就不会停止:只要他们抓住你的把柄,时间就不再重要了。即使目前相安无事,他们还是能从过去的事情中翻出那些旧账。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件引发你罪恶感的事情,也不会认为你所做的弥补已经足够了。旧事重提,对他们来说根本就是家常便饭。

你有被人翻过旧账吗?  

因此,面对家庭暴力或者其他任何类型的情感勒索,我们必须冷静客观地审视别人的要求,并仔细思考自己是要隐忍还是勇敢地反抗,终结这以爱为名的操控游戏。因为,这个世界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自己动手做的概念小卡片,字丑勿喷~~ 

本文中的情感勒索场景,你是不是也有种熟悉的感觉呢?下一篇我们将会详细介绍应对情感勒索的四种策略,教你彻底摆脱情感勒索的束缚,成为真正的自己。

关注后才不会迷路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