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我试讲了两次《认识地图中的芳香》,第一次讲完以后,我找梅梅老师进行了评课,并发现本节课还有以下问题:
一、我在一开始给学生出示的学习目标是会画、会认,但是,这其实只是本节课应当达成的学习目标的一小部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以下三点:
1、让学生体会绘制地图时统一方向标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让学生了解地图上的方向规则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学生会绘制简单的平面图或地图,会辨认地图中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目标是面向老师的,是为了让老师明白这节课要教给孩子们什么;而学习目标是面向学生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自己应该学会什么。所以,会画和会认都只是属于教学目标的第三条,还并不完善。因此,我把学习目标整理为了:1、为什么;2、是什么;3、怎么做。
二、在让学生说一说各墙上有什么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发现相对位置之间的关系。如,找到东方以后,我们可以很快地找到哪一个方向?学生们都知道是西,但是这里要让学生自己分析原因。原因就是西与东相对,或者说相反,找到其中一个就能找到另一个。同样的,南与北也是这样两个相对或者相反的方向,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相对位置关系。
三、在让学生画图的时候,没有提前给出合适的图例。
这节课时长超出了预期时间,原因就在于学生画图的时间太长了。经过梅梅老师分析,我明白是因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准确的总结出一面墙上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是什么、并把他们组合起来作为标志充当这面墙还很难,如果我不帮学生去对每面墙上的标识性物品进行简化和总结,学生自己去进行提炼就会非常耗时间。因此,必须要有教师给出图示。
经过了这次的反思,并听取了王向红主人的意见后,我把画教室的活动任务改成了绘制校园平面图。但是,我对孩子们是否可以顺利画出充满了担心:虽然之前我已经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认识过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但是那时候他们是站在操场上,以自己为参照物来观察学校的,现在学生是坐在教室里,回想当时的场景进行绘画,画的时候就会比较困难;而且,学生上课是坐在北楼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现在是坐在学校的北方的,就无法以站在学校中心的视角来观察学校,并进行绘制。
果然,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有学生画的时候速度变的很慢,因为他需要再想想自己回到学校操场上,再去观察学习斯奥;有的学生把东西或者南北的相对方向画错了,因为在没有身临其境的情况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法迁移到平面图上。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在第一节试讲时,我是用投影来展示的,清楚倒是很清楚,但是没办法把所有上台展示过的学生的作品都放在一起进行对比,这样看起来不够直观,没法很直接的体现出统一标准的必要性。这节课我是设计的让学生把平面图画在八开纸上,然后把八开纸贴在黑板上。但是,经过实际操作,这样效果并不好,学生虽然是用彩笔画的,纸也比上节课画的要大,可是一贴到黑板上,上面的画和字再大,坐在讲台下面的学生也看不清了。所以,本来想的集体订正也达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不如在投影下面展示。
经过两次试讲,我发现有些问题确实是不在课堂中实际操作一下就无法发现。还有一个班没有讲这节课,下节课在这个班讲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还是画一画教室里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然后放在投影底下展示,只不过这次我会提前把各面墙的简图提前提炼出来。这样的话,效果应该要比之前两节课好一些。
第三次也已经讲完了!我发现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孩子画图不明白、画的慢是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是以什么为参照物,必须在一开始告诉学生,在纸的中间画一个圆,来代表他们自己,然后再去画图,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怎么去把东西南北画在纸上。带学生确定参照物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