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四·二〇】
女心外向,自古为然。南越古蛮洞,秦时最强,俗尤善弩;每发锢箭,贯十余人。赵佗畏之。蛮王有女兰珠,美而艳,制弩尤精。佗乃遣子某赘其家。不三年,尽得其制弩、破弩之法。遂起兵伐之,虏蛮王以归。此事见《粤峤志》。余赋诗云:“赵王父子开边界,赖种兰珠一朵花。铜弩三千随婿去,女儿心太为夫家。”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于妇人。洪武时,贵州宣慰使霭翠妻奢香,为都督马聘所裸挞,乃走诉京师。太祖问:“朕为汝报仇,何以报我?”曰:“愿立龙场九驿,通黔、蜀之道。”后果如其言。吴明卿诗云:“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帐中坐叱山河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南越,音nán yuè,先秦时期百越各部落的其中一支部落。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各个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或“诸越”,包括“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西瓯”(广西西部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吕氏春秋》称“百越”。而聚居于广东的南越部落即是百越部落其中一支系。秦朝统一中国后,随着中原移民不断南迁,这些百越部落衍化为今天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等的少数民族。广东地区的南越、西瓯、骆越等部落演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等少数民族。南越地(广东的前身),位于汉族地区南部,《史记》称“南越”,《汉书》称“南粤”。“越”与“粤”通,简称“粤”。后来“粤”和“越”区分,粤指广东,越指浙江。
南越,音nán yuè,亦指南越国(前204—前111),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乘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汉高祖三年(前204)正式建立南越国(南粤国),定都番禺。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南越国成为汉朝的藩属国。元鼎四年(前113),南越丞相吕嘉发动叛乱,杀死南越王赵兴,立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元鼎五年(前112)秋,汉武帝刘彻发动对南越国的战争,于元鼎六年(前111年冬灭亡南越国。南越国全盛时疆域包括今广东、广西(大部分地区)、福建(一小部分地区)、海南、香港、澳门和越南(北部、中部的大部分地区)。
蛮洞,音mán dòng,即峒蛮,又作蛮峒、洞蛮、蛮洞。峒(洞)乃唐代所设羁縻州的县以下行政区划。宋代对西南溪峒蛮泛称。元代沿用峒蛮泛指湖广、四川、广西部分民族,而峒蛮中彭、田、向、覃、冉、王、扬等大姓部分与今土家族先民有渊源关系。峒蛮也用来专指今侗族之先民。
弩,音nǔ,古代用来射箭的一种冷兵器。又称作“窝弓”、“十字弓”。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虽然弩的装填时间比弓长很多,但是它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命中率更高,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强弩的射程可达600米,特大型床弩的射程可达千米。按张弦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臂张弩、踏张弩和腰张弩等,还有能数箭齐射或连射的连弩和装有数把弩弓的床弩。
锢箭,音gùjiàn,未见有“锢箭”的专门记载。锢,释义是用熔化的金属浇铸堵塞漏洞,也有坚固的意思。锢箭,按照字义应该是坚固的箭。早期的箭头是用铜铸造后再磨制。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发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不过随即就发觉其锋利程度不够,于是只得改用锻制。结合下文“贯十余人”,锢箭应该是指坚固的箭,而不是浇铸的箭。按:笔者查询资料,未见有“锢箭”的记载,疑为书籍刊刻错误,将“镝箭”错为“锢箭”。镝:箭镞的别称。《历记·秦楚之际月表》:“销锋镝。”
赵佗(前240—前137),即南越武帝。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正定县)人。秦朝南海龙川令,南越国创建者。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汉高祖三年(前204)至建元四年(前137)在位。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赵佗去世,享年约一百馀岁,葬于番禺(今广州)。赵佗死后,其后代续任了4代南越王至前111年,南越国被汉朝所灭。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作为秦始皇攻打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统治岭南81年。
粤峤,音yuè qiáo,指五岭以南地区。《明史·项忠朱英等传赞》:“朱英廉威名粤峤,秦纮经略著西陲,文武兼资,伟哉一代之能臣矣。”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故又称“五岭”。地处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省区交界处。是中国江南最大的横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二大流域的分水岭。自古为天然屏障,五岭山脉阻碍了岭南地区与中原的交通与经济联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远不及中原地区,被北人称为“蛮夷之地”。自唐朝宰相张九龄在大庾岭开凿了梅关古道以后,五岭地区才得到逐步地开发。古代的统治者总是利用五岭作为划分行政区界的地物标志,所以五岭也是诸省区的边缘。五岭山脉以南的地区称作岭南,主要是指广东、广西地区。
《粤峤志》,未查询到此书名的志书。但原书此处标点为书名号,应该是原标点者见“志”字而想当然了。“粤峤志”三字应该理解为“粤峤地方的志书”。
洪武,年号名,共使用三次,历史上主要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朱元璋在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控制江南全境后于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在年号的制定程序上,通常是由翰林儒臣预先拟定几个备选方案,而后呈奏新君从中选择其一作为正式的年号。洪武却是少数的例外,它是由朱元璋本人亲自创制的。历代开国初期兵事最盛,洪武含义是洪大的武功,有张显武事之威的意思,从字面看亦不失淮右豪杰之气。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次年改元建文。
建文四年(1402),通过内战推翻侄子上位的明成祖朱棣废除建文年号,复称洪武三十五年,一年后改元永乐。
贵州宣慰使,明代贵州宣慰司长官,又称水西、水东土司,由当地彝族首领世袭。贵州宣慰司在元代名为八番顺元宣慰司。明洪武五年(1372),水西土官霭翠与水东土官宋蒙古歹(即宋钦)入朝归顺,朝廷遂将两者并为贵州宣慰司,设宣尉使二,以安氏、宋氏各为宣慰使,各设司署于贵州(今贵阳),称“宣慰司城”,继续实行土司制度。后宋钦死,霭翠年老,分别由钦妻刘淑贞(或作刘赎珠)及翠妻奢香摄职。历代土司对外称宣抚使或宣慰使,是元、明王朝封授的命官,对内则自称“苴穆”(或作趣幕),其妻称“乃叶”(一作耐德)。其下设九扯、九纵和十三则溪土舍、土目,形成一套体系严密的行政制度。水西土司归明以后,年贡方物与马匹。地方四千里,胜兵四十八万,势力空前强盛。水西土司势力的强盛,引起明朝地方官吏的猜忌。十六年(1383),明贵州都指挥使马煜(一作马晔),欲邀边功,借故裸挞奢香进行挑衅,准备征伐。奢香以国家统一安定为重,翌年进京控告,并愿效力开发西边,世世保境。朱元璋乃召回马煜治罪,封赐奢香。于是她乃率众开通了东自偏桥(今贵州施秉)西达乌撒(今贵州威宁)等地的驿道,立龙场九驿,进一步密切了贵州与中央王朝的联系,且使偏僻的黔西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利用平定吴三桂叛乱之后的有利时机,改土归流,结束了贵州的土司制度。
霭翠,彝名陇赞阿期,元朝末年水西(今贵州大方一带)人,为水西彝族第六十六代君长,于元朝末年世袭顺元路宣抚使,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领水西四十八目。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与水东宋蒙古歹、普定女总管适尔等率土归附明朝,朱元璋“皆予以原官世袭”,“税听其输纳”,并赐姓安。次年,又授霭翠为广威将军,并改元朝的八番顺元沿边宣慰使司为贵州宣慰司,授霭翠为宣慰使,设治所于贵州城内,赐红印和手本。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又诏贵州宣慰使霭翠位居各宣慰之上。洪武八年(1375),霭翠与奢香结婚。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派兵征讨西南,师次沅州,霭翠命总管陇约迎师至镇远,通道积粮以候,并贡马一万匹、米一万石、毡一万领、刀弩牛羊各一万,以助军资。同年霭翠去世,因其子安年幼,由其妻奢香代袭其宣慰使职。
奢香夫人(1358—1396),彝族名舍兹,又名朴娄奢恒。元末明初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为维护地方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元朝至正十八年(1358)奢香出生于四川永宁,系四川永宁宣抚司、彝族恒部扯勒君亨奢氏之女,彝族土司、贵州宣慰使陇赞·蔼翠之妻,婚后常辅佐丈夫处理政事。明洪武十四年(1381),蔼翠病逝,因儿子年幼,年仅23岁的奢香承担起重任,摄理了贵州宣慰使一职。奢香摄理贵州宣慰使职后,筑道路,设驿站,沟通了内地与西南边陲的交通,巩固了边疆政权,促进了水西及贵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奢香夫人病逝,年三十八岁。朱元璋特遣专使吊祭奢香,同时敕建陵园、祠堂于洗马塘畔。对于奢香夫人的功绩,朱元璋曾赞道:“奢香归附,胜得十万雄兵”。
都督,音dū du,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东汉末期时形成了军事职称“都督”。最早出现“都督”一词的是光和中期(约180),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陆续在重要地区建立军镇,后来逐渐形成都督区。延康元年(220),他即魏王位,将统治区内的沿边诸州分为五个都督区,分别以曹真都督雍凉,曹仁都督荆、扬、益,曹休都督扬州,臧霸都督青州,吴质都督幽、并,各自负责一个方面的军事。与此同时或稍后,吴、蜀也各在其边境建立都督区。到曹魏后期,都督区也在其腹地建立,计有邺、许昌(豫州)两处。邺为魏王国旧都,许昌为汉末故都,都有武库、粮仓,加上长安,成为控制边州,拱卫洛阳的重镇。持节都督本是军职,都带有将军或中郎将等军号,其地位高低视军号的品级而定,并依军号设立军府。如都督所带之军号为安西将军则置安西府,升为镇西将军则改称镇西府。军府置长史、司马、主簿、从事中郎、参军及行参军等僚属。参军、行参军分曹(部门)理事,其曹数多少视军府大小而定。曹魏初置都督区时,都督与刺史各置,只有少数都督兼任所驻州刺史。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中,曾规定“都督知军事,刺史治民,各用人”。但惠帝以后,都督例兼所驻州的刺史,非重要州才单为刺史。都督兼刺史,即兼治军民,所属州郡之刺史太守军事上受其指挥,负责为之提供兵源及军需;其民政事务也常受都督干预,都督形成为州的上一级机构。但都督区与州区的范围并不一致,有的一州分属两个督区,也有一个都督除督所兼刺史之本州外,只督邻州之一郡或数郡者。故都督区还不是正式的地方行政区划,只是军事指挥区域。晋时,分持节都督为三等,都督诸军事为上,监诸军事次之,督诸军事为下。都督均有节,表示朝廷赋于都督的权力,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有权诛杀二千石(守、相)以下官;持节有权诛杀无官位人,若在军事时期,可与使持节同;假节只有在军事时期可杀犯军令者。自曹魏开始,已有大都督及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的称号,假黄钺是比持节更高的权力标帜,可以专戮节将(即持节都督),这只是在特殊情况下或权臣当政期间才赋予这种权力,并非经常制度。除负责一个军区的持节都督外,还有奉命出征的持节都督,统率全军或一支独立部队。其后往往以统率全军者为大都督,如曹魏明帝太和四年(230),以司马懿为大将军、大都督、假黄钺,以伐蜀。北魏后期,经常任命重臣为大都督统率出征。但其后常别置行台节度诸军,统帅之权又渐移于行台。南朝后期,州郡分割,都督区也逐渐变小,都督的权威已不如魏晋时。隋代,军区称总管。隋炀帝杨广改大都督为校尉,帅都督为旅帅,都督为队正,地位低微,有似魏晋时的帐下都督。唐代,领军出征者为行军总管或大总管。至武德七年(624),复以总管府为都督府,大总管府为都督府,而行军总管及大总管不变。大都督常以宗王遥领而以长史代理其职。其余都督则分为上、中、下三等。贞观元年(627),内地都督府多被裁撤。唐代都督权轻,虽加使持节之号,并不真正赐节。景云二年(711)以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实授旌节。从此节度使代替都督,成为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唐后各代也袭用都督名号,但名号虽同,其职权与组织形式与魏晋南北朝时已迥异。北宋于行政区都督府设都督,一般以亲王担任,不常置,缺者以知府事为长官,掌本府兵民之政。地位较高者称大都督。南宋以后,都督成为中央执政官所加军事官衔。绍兴二年(1132),吕颐浩以左仆射出都督江、淮、两浙、荆湖诸军事,置司镇江。此后,凡遇执政官临时出任统帅,即加都督、同都督、督视各路兵马等衔,事毕即罢。元天历二年(1329),立钦察亲军都督府,后改为大都督府,置大都督,统辖钦察诸部侍卫军及地方镇戍军。明朝初年(1361),朱元璋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设大都督,节制中外兵马。洪武十三年(1380)诛胡惟庸,为防止军权过分集中,改大都督府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一员。各都督府通过都司统领京卫及外卫之兵。明中叶后,各卫仅存空名,都督遂为虚衔,领兵之官须加总兵、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衔,始有统军实权。清初,沿袭明制,以左右都督、都督等为提督和总兵官的加衔。乾隆十八年(1753)废止。清末民国,辛亥革命,起义各省多置都督,为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袁世凯上台后改称某某将军督理某省军务。1916年袁死后改称督军,1922年又称督理。
马聘,实为马烨(1359—1441),又名马煜(清避玄烨讳)、《明史》作马晔,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初将领。明太祖皇后马氏从侄。洪武十一年(1378)秋,奉命开设岷州卫。十五年(1382),奉朝廷命抵迭州征讨。十九年(1386)升陕西都指挥使。二十四年(1391)任贵州都指挥使同知。正统四年(1439),贵州计沙贼苗金虫、苗总牌纠集贵阳、洪江、三羊硐、黄柏山诸蛮作乱。萧授督兵于计沙,马烨攻黄柏山,大破。按:根据正史记载及马烨任职贵州时职务、奢香夫人的经历等对照考察,马烨裸挞奢香夫人之事,纯属虚构。
裸挞,音luǒtà,指裸背鞭挞。明代甚至宋元时代,妇女犯通奸之罪,才会遭受到这种扒掉上衣裸背笞打,以示羞辱。
太祖,即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国瑞,原名朱重八、朱兴宗。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1368—1398在位),年号“洪武”。朱元璋二十五岁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攻占集庆路,改名应天府(今南京),至正二十四年(1364)称吴王。他陆续消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并在吴元年(1367)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派遣徐达、常遇春举兵北伐,以推翻元朝统治。洪武元年(1368)正月,即皇帝位于应天府,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同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此后数次遣将北征,打击北元残余势力。洪武四年(1371),灭夏,平四川;洪武十年(1377),平云南,逐渐统一全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享年七十一岁,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庙号太祖, 葬于明孝陵。传位太孙朱允炆。
龙场九驿,明洪武十七年(1384)开始,由水西彝族奢香夫人开辟贵州驿道时所建立的九个驿站。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巩固政权,支持奢香夫人开辟驿道。奢香根据朱元璋关于开修四川通往云南驿路的敕令,率领部众自备口粮、工具,披荆斩棘,开山凿道,历时数年,修通从“开偏桥、水东以达乌蒙、乌撒及容山、草圹诸境(的道路),立龙场九驿。”(《明史》卷316《贵州土司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8169页。)由水西土官管理,各驿马匹、夫役、供馆等给养,概由当地头目、土民自行备办。“龙场九驿”的驿道,以偏桥(今施秉县境)为中心,一条向西,经水东(今贵阳东北)过乌撒、去乌蒙(今云南昭通);一条向北,经草塘(今修文县境)、六广(今修文六广镇),过黔西、大方而达于毕节,与川黔滇驿道相接,从而连通四川的蔺州和永宁。大大方便了云贵川三省的人员往来与物资交流,加强了内陆与西南边疆的联系,保证了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间的政令畅通,对于维护祖国的统一,发挥了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龙场九驿”的九个驿站,依次是龙场驿、陆广驿、谷里驿,水西驿、奢香驿(西溪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和毕节驿。
在龙场九驿的驿道上,还设有龙场、蜈蚣、陆广、青岗、谷里、垛泥、水西、雨那、杨家海、西溪、乌西、金鸡、阁鸦、落折水、老圹、归化、毕节二铺、毕节头铺等“十八站”。“驿”是马驿,传递机密、重要与紧急文书;“站”为铺舍,步行传递一般文书。
吴明卿,即吴国伦(1524—1593),字明卿,号川楼、惟楚山人、南岳山人。武昌府兴国州尊贤坊三甲人(今属湖北省阳新县兴国镇富川街三眼井)人。明朝嘉靖、万历年间著名文学家。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次奢香驿因咏其事》赞美使西南地区“承平二百载”的奢香夫人,也很有识见。
附:明·吴国伦《次奢香驿因咏其事》。原文:我闻水西奢香氏,奉诏曾谒高皇宫。承恩一诺九驿通,凿山刊木穿蒙茸。至今承平二百载,牂牁僰道犹同风。西溪东流石齿齿,呜咽犹哀奢香死。中州男儿忍巾帼,何物老妪亦青史。君不见蜀道之辟五丁神,犍为万卒迷无津。帐中坐叱山川走,谁道奢香一妇人。
五丁,音wǔ dīng,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在蜀开明王朝时,负担劳役的劳动人民被称为“五丁”或“五丁力士”。后来传说为五个力士,开通了石牛道。西汉以来,许多史籍都记载了五丁修筑石牛道的事迹。其内容是:秦惠王欲兼并巴蜀却苦于道路不通,他刻了五头石牛,在尾下置金,哄骗蜀王说石牛能大便金。蜀王贪财,遣五丁修筑起连通秦蜀的石牛道。《艺文类聚》引《蜀王本纪》:“秦惠王欲伐蜀,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大便金。牛下有养卒,以为此天牛也,能便金,蜀王以为然,即发卒千人,使五丁力士拖牛成道,致三枚於成都。秦得道通,石牛力也。后遣丞相张仪等随石牛道伐蜀焉。”石牛道(亦名金牛道,即今剑门蜀道)西南起于成都,向东北经广汉、德阳、梓潼、江油,再经广元市剑阁县西北抵剑门、沙溪坝,沿清江河横穿广元市利州区宝轮镇至古葭萌即今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又溯白龙江经广元市利州区三堆镇和金洞乡、青川县沙州镇过白水关,溯金溪河(亦名刘家河)出川进入陕西省,继续向东北经宁强县金山寺、阳平关(北宋前称阳安关)、勉县、褒斜河谷达眉县,长达上千公里。
犍为,古郡名,今有犍为县,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省的南部,岷江下游。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开“西南夷”,置犍为郡。初只领“南夷”之夜郎地两县,元鼎六年(前111)平南夷并设牂牁郡后领县十二,即僰道、江阳、武阳、南安、资中、符县、牛鞞、南广、朱提、蚲鄢、堂琅、汉阳。地跨今川、渝、黔、滇、桂5省。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郡治移南广(今云南省盐津县东)。汉昭帝始元元年(前86),移治僰道(今宜宾市),后移至武阳县(今彭山区凤鸣镇)。南齐时,犍为郡治由武阳迁回僰道县直到公元501年,僰道为“夷戎”占据,郡废。隋、唐时曾短期恢复犍为郡,直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废,只在乐山留下了一个犍为县留存。隋开皇三年(583),建犍为县,几经更替,犍为名沿用至今已有2150余年的历史。1950年,犍为县属乐山专区。1985年,犍为县属乐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