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是一名机车厂的普通工人,与中学同班同学相比,有的同学成为了企业高管,有的同学自己开公司当老板,小林一直自卑自己没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一次同学聚会,在公司当经理的张磊因为在别的地方喝了点酒又来赶同学聚会的饭局,看到小林刚从单位下班还穿着一身工人服,就奚落小林一点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小林感到很没面子,与张磊发生了口角。小林很郁闷,觉得同学都瞧不起他,自此以后小林不敢再参加同学的聚会。
最近,小林发现自己的情绪很低落,觉得生活无趣,不想见人,也经常失眠。他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去看医生,医生说他有轻度抑郁症。为此,小林请了几天病假在家中休息。
窝在家里的小林不爱出门,也不打扮自己,家里一团糟也不打扫。一天,朋友大飞给他打电话,从电话中大飞了解到小林的近况。
第二天一大早,小林被急促的门铃声叫醒,打开门一看是大飞,他手里拿着一本罗伯特·戴博写的一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大飞告诉小林这本书或许能够帮助他。大飞给小林讲了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说蛤蟆先生受到了一些生活的打击,一蹶不振,在朋友的推荐下去看了心理医生。
医生苍鹭给蛤蟆先生安排了十次会面,在苍鹭的心理引导下,蛤蟆先生逐渐认清了自己,找到坏情绪产生的根源,从抑郁中走出来,更好地面对生活。
尽管小林打不起精神,什么都不想做,可是大飞临走时一再叮嘱小林看书,在好奇心驱使下,小林还是翻开了这本书。
他被书里的一句话深深吸引:一个人想要理解你的现在,必须要了解过去。从出生到四、五岁时,遇到的每件事都深深地影响着你,影响你怎样看待自己看待别人,从而形成你的世界观。从这时起,你就用你看待世界的方式,用你的视角看待一切事物。
小林在书中了解到,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以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来面对一切事物。
“儿童自我状态”就是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包括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刚出生具备的基本情感会发展成微妙、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形成自我世界观,定义了一生的行为。
快乐和激情、愤怒、悲伤和恐惧构成了儿童的基本情感,这些情感构成“儿童自我状态”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混合了这几种情感或其中某种情感,说明这个人正处在“儿童自我状态”里。
而有时我们也会像我们的父母,从婴幼儿出生到呱呱落地,生命里只有2个人陪伴,这就是父母。处在“父母自我状态”里时,我们表现得就像我们的父母。
“父母自我状态”包含了从出生开始,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以此判断是非对错。
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而每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在自己身上运行的模式都不同,有挑剔型模式、自我审判型模式等。以父母的方式对待事物,这个人就处在“父母自我状态”里。
童年和父母这两种自我状态会藏在心中某个角落,但是它们不是全部,因为还有一种力量。就是“成人状态”。成人状态是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进行计划、考虑、决定、行动后理性合理地行事。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技能和知识能应用自如,不被父母过去的影响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困,我们能思考现状,基于事实做事。
童年、父母、成人自我状态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也造就了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如何看待的方式。
每一个人在四岁、五岁时试图回答2个问题:第一,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第二,我是怎么看别人,他们好吗?
这样就形成了4种不同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观念:1、我好,你也好;2、我好,你不好;3、我不好,你好;4、我不好,你也不好。
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上述这四种方式中哪一种态度和观点面对自己和他人,我们就会在以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观念成为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构建了我们自己的世界。
看蛤蟆先生的经历和苍鹭医生的讲解,小林终于明白自己生病的原因,也更清楚自己对同学的愤怒是因为自己处在“童年自我状态”里。他边看书边对苍鹭医生讲的观念加深理解,并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自己经历的那些事。
当他将自己的经历参考书中所讲的内容,把事情前因后果理清楚的时候,小林明白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并不是因为别人让自己不开心,怎么想完全在于自己,想到这里小林心领神会,开心地笑了。
他看完这本书,在最后一页写下了一句话:《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我要以成人的自我状态生活,以我好、你也好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
我是不惑青莲︱推荐看过的好书。立志终身阅读,终身写作,终身成长。分享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