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译文: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如同冬天的闭藏,这里地形较高,经常处在风寒冰烈的环境中。该地的人们喜欢游牧生活,四野临时住宿。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易生胀满的疾病。在治疗上,使用艾灸,所以艾火灸灼的治疗方法是从北方传来。
徐老师小时候是在那个陕西的大同出生。三岁就送到了内蒙古姥姥家,姥姥家在百灵庙,又叫达茂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徐老师的姥爷就在那里面大大铁矿里面工作。那个地方的人都卖矿石发财了,山西的人是卖煤的,发财了,所以那儿发展的比较好。
内蒙的古草原他是一个高原,他比黄土高坡还要高。黄土高坡比北京高了1000米。从包头,呼市往北开车翻过大青山,大青山就是阴山是阴山山脉。然后上了这个山有一个平台,这才是真正的蒙古草原。这里是只长草不长树的。也无法在这里掏窑洞。当地牧民住的是帐篷。他的帐篷很有特色,里面全是毡子,毯子墙上挂着纯毛的羊毯子,里面是用牛粪点的炉子,非常的温暖。
这里的乳石是包括喝牛奶,羊奶,马奶吃奶酪还有马奶子酒。还有奶皮子,还有炼乳。
那里的人脸呐都晒得黑黑的,颧骨红红的,那儿的太阳特别亮。因为离太阳很近。
徐老师建议婴幼儿一般是母乳喂养喂到一岁多能到两三岁开始加点辅食也挺好的。然后断奶了以后就可以喝一点牛奶,喝到七岁以后换牙以后呢就应该停乳了。不应该再喝啦!
在往这儿讲了一下,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不是很好,例如喝那个凉凉的酒,露着的腿,坐着放在薄薄的塑料布薄膜的地上,还有那个特别的紧张的生活特别忙碌。嗯,压抑的人多,很多人得忧郁症,然后年轻人容易自杀什么的。日本人是自从二战以后就改成西方的饮食模式,其实日本人以前最长寿的生活习惯。跟现在的生活习惯是不同的,喝的都是热酒。
以前的达官贵人容易得病,就是因为他们吃的太好了,违背了自然,老吃甜的东西呢,我们就是补脾胃,但是最伤的是肾水。脆的,生的生菜,生黄瓜,生西红柿脆的,这些也应该少吃也伤肾。
小孩子是纯阳之体。所以养小孩子要三分饥与寒,不要太热着他,也不要太撑着他。
这个蛮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无形的就是我们说的肚子圆圆鼓鼓的,在肠胃里面的,打个嗝放个屁就出去了。有形的就属于脏寒,他在肠胃里面那个粘膜壁上,在细胞里头,它无法出来怎么按也不会打嗝,放屁什么的。
喝可乐,喝喝牛奶都会导致脂肪的堆积,换句话说都容易胖。再就是喝那种冰冰凉凉的透心凉的东西,喝到了心寒齿冷,这个时候呢,满病就特别的多,这个时候就要用艾灸来治疗。
艾草很容易着火,很早那个时期钻木取火的好材料。艾草点燃是那种温温的热,有一种母爱的感觉,像冬天的暖阳。
夫妻之间也建议做艾灸。神阙就是我们的指的肚脐眼的,然后这个地方做艾灸是最好的一个地方。如果出现冒水没关系,这是冒湿气,不要管。再就是艾灸的时候一定一定要全身贯注。跟做仪式一样,跟有仪式感的,跟烧香一样,要很专注很虔诚。建议在白天特别是上午的时候做艾灸,晚上做艾灸,有一部分人容易失眠。如果晚上做爱就那就不要在肚脐眼艾灸在肚脐眼以下脐下三寸有个穴位叫做关元。这也是一个保健的大学。还有一个是旗下一寸半,就是在肚脐和关元中间有个穴叫气海。他是补后天之气。
不能灸的穴位,1.凡是带风的穴位都是尽量不去灸的。特别是后面的穴(风府)穴最好不要灸。直通脑髓,如果在那儿灸的话叫销铄骨髓就会把你的这种邪火和热火的阳精给消耗了,所以这个地方最好不要灸。2.再就是脸部最好不要灸,容易留下疤。灸的时候最好是不要用那种盒去灸意义不大。
“三年之疾,必求七年之艾。”七年之艾并不是要你灸个七年,而是要用存了七年的那个艾蒿。
如果想自己艾灸的话,可以在肚脐眼儿上撒点儿细盐。不胖的人也可以加个导体,就是用姜切几片厚厚的。然后再用艾灸去灸。如果想要用泻法就是火头朝下,如果想要用补法,那么就火头向上。
今天就先写到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