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一场小雨下过,河里的水变得活泼起来,它可能知道,这时节要起秧了,秧田里需要好多好多的水,于是,它就拼命弯曲着身子,一个劲地钻到泥土里发出“吱吱”的声音。
一股清香涌了过来,空气中、水流中全都裹挟着这样的香气。那是栀子花香,特别的香,淡雅而又浓郁。
好多人家的院子里,都长着栀子花,一株栀子花密密匝匝地蓬松开来,“栀子花开六瓣头”,那雪白的花像是轻轻按在花枝花叶的上面。
小男孩特别喜欢栀子花。他趁主人不在,偷偷地溜进院子,将整个脸贴在白色的花瓣上,闭着眼睛,拼命地嗅着,他不相信天底下还有比这更香的花。临走时,会将未开的几朵摘了去。淡绿色的花梗,待放的白色花蕾,好像还没有醒来的孩子,睡眼惺忪,安详、羞涩。
他回到家,找来一只白色的碟子,放些清水,将花瓣朝外口顺放着养在里面,搁在自家的方桌上。还有的孩子,会用夹子夹了,挂在自家的蚊帐里。当然做完了这一切,他就很悠闲很得意地等待着大人回家,好给他们一份大大的惊喜。
如果是小女孩呢,大多将花戴在头上,或者一直捏在手中,疯疯癫癫地在村子里一路跑着,一路笑着。这样做,花香就一直跟着她,成了她身体中的一部分了。
栀子花就这样盛开在童年的岁月里,里面有着最美丽最快乐的梦。它也盛开在姑娘的心房里,香气氤氲着无边的幸福。
插秧的姑娘家,下田前总要到长着栀子花的人家转悠,千方百计地摘来几朵栀子花。一边嗅着,一边笑着,在她们的心中,栀子花其实就是她们久久藏着的心事。她们常常把花放进自己的衣兜里。
在汪汪水田里,她们在插秧的空隙里,会偷偷地掏出栀子花,看一看,闻一闻,再摸一摸,脚下的清水映出了她们害羞的脸庞,那一阵子,只有身边的风知道她们心中的小秘密。
长着栀子花的主人,一般是上了年纪的婆婆,她们常常呆呆地看着栀子花出神。后来才明白,白色的带着淡绿的花,常勾起她们心中岁月留下的忧伤。
栀子花花香,其实是时光留给她们的隐隐的痛。这特别的花香,轻盈里也有着别样的沉重!看到别人来摘花,她忙从愣怔里起身帮忙,她会担心别人贪心摘光所有的花。
有时怕孩子们偷偷摘花,翻墙入户会受伤,常常主动地摘了栀子花,一家一家地送去。她将花放在竹篮里,白色的花瓣,淡绿的花梗,自然而然地摞着,一路清风,一路花香。
母亲平素却喜欢将栀子花供在佛像前,袅袅的花香里映着她虔诚的眼神。而有几次,我看到已过半百的母亲,沾满泥土的手里捏着几朵栀子花,喜滋滋地回到家里。那一刻她竟像孩子一样,爬上皱纹的脸上,绽放着无比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