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后台陆续有伙伴留言,说看我日常花销不算小,好奇我是怎么理财和搞钱的。这些问题,我会慢慢在文章里分享个人经验,今天先聊几点,看篇幅长短再说。 我买东西向来看重性价比。之前单位同事就问过我:“看你用的日用品,好多是安利、美乐家这类大品牌,本身收入不算太高,再加上吃营养素,每个月得花不少吧?”我笑着解释,这些东西看着贵,其实都是挑性价比高的买。比如优生活的洗洁精,不仅洗得干净,还环保健康,关键是超浓缩——一瓶原液40多块,按比例稀释后,折算下来一瓶才2.5元,这样算还贵吗? 再比如它家的牙膏,也是环保配方,同样超浓缩,一支50出头,一家三口差不多能用10个月。里面还添加了益生菌,对牙齿保护特别好。之前有位老师分享,说她上大学时体检有牙结石,后来用这款牙膏,不知不觉牙结石就没了。
还有雅蜜的沐浴露,当初看广告说夏天能防蚊虫叮咬,还以为是噱头,自己用了才发现是真的管用。像我这种特别招蚊子的体质,用了它起码能防90%以上的蚊虫叮咬。而且味道好闻,还特别滋润,夏天省了花露水钱,冬天省了润肤乳钱,堪称“三合一”。它也是超浓缩的,大瓶160多,小瓶80多,每次洗澡挤一大滴放沐浴球上,泡沫就很丰富。小瓶一个人用能撑一年,大瓶一家三口用,也能用上大半年到一年。
这么算账,是不是就觉得不贵了?其实性价比挺高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说了。省下的就是赚到的,这还只是从“浓缩”这一点来说。我今年48岁,天生发量不算多,但除了化疗时掉过头发,平时几乎不怎么掉,洗头时也就正常掉几根,白头发也很少,就几根,几乎可以忽略。不像我有些朋友和同事,年轻时发量很足,可长期用化学性洗发露,才40岁甚至30多岁就开始大量脱发,用她们的话说,“一掉就是一大把”,之后又得花大价钱去治,真是得不偿失。其实这些都是“隐性收入”,只是不少姐妹没留意到这些细节。
说这些不是推广产品,只是想建议大家,平时可以多看看性价比高的东西,别只盯着价格便宜,要综合考量。
就像买衣服,每到换季,我都会给家里人添些衣物,也专挑性价比高的。宁愿少买两件,也要选经典款、面料好的,这样穿得久还不容易过时。我会在网上关注几家合适的店铺,买一件是一件。到了我这个年纪,就不再穿看着廉价的衣服了。如果经济不宽裕,哪怕每次只添一套,只要体型保持得好,两三年下来也能攒下不少。有应酬时直接换上新的,平日里去年的衣服不算过时,继续穿也没问题。要是衣服真的过时了,就及时清理掉,省得占地方。不是有种说法吗,总穿新衣服能带来好运。要是买一堆便宜衣服,质量差、穿着不舒服不说,还占地方,穿出去也不体面。而且东买一件西买一件,算下来可能比买两件好衣服还贵,颜色不正,透着股廉价感。 不过我所说的“好”,是指款式合身、料子好就行,从不追求品牌。我有个同事,隔俩月就买个包,一个包四五千;买件冲锋衣,打完折两千多;给孩子买条裤子,也是两千多,这还都是促销价。要是收入高,这么花当然没问题,但对我们这个收入阶层来说,真没必要。这些钱,够我买好多营养素调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了。
有人说买营养素太贵,不如食补,或者自己按配方熬。不是不行,只是一来太费时间,这些时间用来锻炼、看书多好;二来效果肯定没预期的好。营养素自有种植基地,原材料天然,养分没被破坏,加上工艺好、易吸收、含量高,效果自然好,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做不到的。 或许我和那位同事的消费理念不同,但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对的,是在省钱——毕竟给身心都带来了好处。而她花大价钱买的衣服和包包,用不了多久一样会被淘汰。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像篇流水账似的。其实还有不少想分享的,限于篇幅,今天就到这吧。下期继续,也欢迎大家随时和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