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平凡的世界》让我成了路遥的粉,以至于过段日子就会翻开来再读一读。遗憾的是没有读完他的所有作品,唯有《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不过,这两本也足够让我爱上路遥先生的文字,爱上他对生活的态度。
他笔下的景色朴素又满载情感,每每读到他笔下的黄土高原,总能身临其境。
《平凡的世界》开篇,“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也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这段雨夹雪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冬季的漫长,同时也暗喻文中的主人公正在水深火热中,他们的春天就像黄土高原的春天一样迟迟不来,主人公孙少平填不饱肚子还要拼命维持那点可怜的自尊,还有孙少安因为家里穷不得不放弃爱人田润叶。
“温暖的春天从中国的南方走来,开始用生命的原色装饰北方的大地了。绿色中飞驰的小车急速绕过一个抛物线似的大弯道,把弧线内一座巨大的化工厂甩在后面,重新转入笔直的路面,在平原上继续向南飞奔。道路两旁晃过一排排青杨绿柳,那枝叶被雨水洗得油光鲜亮;成对的燕子翻着低掠过雾气腾腾的麦田,用它黑色灵巧的剪刀裁剪密麻麻的雨丝”。同样是初春的景色,这时的黄土高原却显得这么可爱,雨丝不再那么湿冷,而是和燕子嬉戏打闹。这南方不仅送来了送来了温暖大地的春风,也送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黄土高原的人们心里暖洋洋的,至少主人公孙少平一家的情况在慢慢好转。
我相信每个作家都是哲学家,路遥先生就是生活的哲学家。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这段话出现在《平凡的世界》中,相信每个人都能得到共鸣。就拿我来说吧,去年一年,成为人妻,成为人母,角色的快速变换让我幸福又让我措手不及。孩子的出生让家庭的各种关系变得异常复杂,父母和公婆因为生活习惯和性格的矛盾,我和婆婆因为育儿观念的冲突,我和老公的关系因为我对孩子过分关注降到冰点。而我在经历了顺转剖的身体疼痛极限之后,还生受了催乳的痛,乳腺炎的痛,还有全身荨麻疹的折磨。
我两个月没有露过笑脸,产后抑郁直到现在才慢慢缓解。生孩子之前,我不是没有想过这些事的发生,只是我高估了自己的乐观,也淡看了角色变换对一个人的要求。在经历了这些痛苦之后,我从单纯任性的小姑娘一下子就成长成了懂事有责任的成熟女性,仅仅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突然就明白了那么多生活的本质。对孩子,我要负起绝对的责任;对父母,我要做到足够的谅解和宽容;对老公,我要做到细致的照顾和夫唱妇随的迁就。有些道理,我之前懂,只是不愿去深究,我喜欢自由,坚持任性,总觉得生活就应该怎么舒服怎么来。而现在,我相信,你不愿懂的道理,生活总有一天会让你懂,你逃避的责任,生活总有一天会突然压在你身上让你无法喘气。
在读过路遥先生《人生》之后,主人公高加林的遭遇让我曾经流过泪,觉得命运对这个热爱生活努力奋斗的年轻人有点残忍,总在他看到希望的时候给他打击,他想要的不过是城里人体面的生活,还有一个相知相伴的爱人,他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努力着,也一直失败着。
“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我想,生活不是梦想,是脚踏实地地付出。生为一个平凡的人,我们应该有理想,有追求,但有时候不能太执着。我们的生活必须有目标,而这个目标也应该切合自己的实际,你明明就是个普通的上班族,何必定一个王健林口中的一亿的目标?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因为奇遇人生开挂,这些真的仅仅是小说而已。
喜欢路遥先生的文字,就是因为他的平凡,他的真实,连小说都写得那么接地气,他真得教会我太多生活的哲学。比如孙少安的睿智和担当,孙少平的自尊和追求,比如田润叶的痴情和善良,田晓霞的勇敢和奉献,不论从谁身上都能找到点自己的影子,因为我和他们一样平凡,一样是奋斗着的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