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再来聊一下王春生的生活状况。王春生排行老三,他本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学子,可是因为父亲的去世和家庭的贫寒,迫不得已辍学,把继续读书的机会让给了比他小一岁的四弟。
按照王春朝的想法,应该由他辍学让三哥继续读书,因为三哥的学习成绩不仅比他的好,而且特别优秀。不管是老师还是身边的亲友,都觉得王春生确实不应该辍学。
在外人看来,如果两个孩子一定要有一个辍学的话,那肯定是王春朝,然而王春生觉得自己是哥哥,而且弟弟也不怎么爱说话,如果早早地让他进入社会,那么一定会让他吃尽苦头,因此他自己选择辍学。
通过朋友介绍,王春生进了一家主要生产线材的公司。办公室主任林涛见王春生是个聪明伶俐的小伙,如果把他放在车间,感觉挺可惜的,如果放在后勤,初中毕业文化水平又有点低,按照王春生的学问,确实应该进工厂车间,但把王春生放在车间又觉得有点可惜。林涛就问他愿不愿意学点技术活,像电工、电焊工之类的。
本来林涛作为办公室主任,抓好后勤工作就完成了本身的职责,可是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每招进来一个年轻人,都会认真审核一遍,并按各自的水平定位上岗。
王春生觉得自己文化比较浅,应该进车间,可没想到办公室主任竟然对他如此关心,让他很是感动。他思考了一番告诉主任说,想学电焊工,如果可以的话,给师傅教些学徒费也是可以的。
在他出家门的时候,陈千金悄悄地流泪,她觉得因为家庭的贫困才让自己最喜欢的这个儿子进工厂干活。在陈千金的心中,她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也不忍心叫春生去吃苦,她流着眼泪对春生说:“儿啊,你到了公司以后看看哪个活比较轻,咱就干哪个活。你不要只想着挣钱,那样娘的心里会更难受,你知道吗?”
“娘,你放心,没事的。以我的本事不会长期只做一个工人,但这需要慢慢来,有机会的时候会考虑学个技术,那才是生活的一门本领。无论上学也好,工作也好,反正得有一项过硬的能力。要么有个高文平,要么学项技术。”
在他和弟弟小时候,他们的学习成绩就不错,这让父母从他们两个身上看到了希望。父亲那时常说这两个孩子有福气,终于可以不像家里的其他兄弟姐妹一样,靠着这几亩地生活。
世事变幻,王春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走上父亲曾走过的路。文凭似乎与他无缘,但如果能学会电焊这一技术,至少能够维持家庭生计,王春生暂时鼓励自己,等四弟大学毕业开始工作后,那时他就不再需要操心家庭的事务,可以好好地犒劳自己。
关于犒劳的方式,他沉浸在自己的思索中,如果经济条件好转,那就选择什么都不做,休上半月的假期,每天去书店,沉浸在书海过上几天尽情阅读的生活。
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将来结婚,一定不要太多孩子,两个就足够了,不论男孩还是女孩都可以。但有一个前提是要好好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绝不让他们像自己这样兄弟姐妹众多,最终只有四弟一个人接受了正规的教育。
像自己的三姐,她本身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但由于家境,不得不早早地辍学。尽管大哥和二哥也只是初中毕业,但他们是出于自愿放弃学业的,原因是对学习没有兴趣,这也符合父亲的期望。
父亲看到两个小儿子如此聪明,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多子多福的说法也因为子女过多而成为了负担,对子女来说更是一种悲哀。
王春生思绪万千,他觉得即使成为一个打工者,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争取抽出时间自学高中知识,以免将来让自己的孩子觉得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他意识到,男子汉不能以如此低的文化水平来面对生活。
办公室主任林涛告诉王春生,一位名叫刘继江的电焊师傅愿意带他学习。林主任告诉王春生,学成后工资将按照电焊工的正常标准支付,学徒期间每月有几百元的生活费。
王春生高兴得不知如何表达,他知道自己现在是成年人了,不能流露出太多表情,于是他将这份高兴深深埋藏在心底,决心努力向刘师傅学习技术。
由于王春生聪明且能吃苦耐劳,而且帮刘师傅做很多杂活,刘师傅特别喜欢他。师傅说,王春生是最聪明的学徒,他不仅用心观察,而且只要是自己能动手的地方,绝不让师傅干。王春生说自己年轻,应该做些费时费力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