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站在113级由泰山石铺就的台阶上合影,它们象征着齐鲁大地巍峨的泰山。地上的瓷砖是黄色的,代表了源远流长的黄河。大厅穹顶是山东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中大玉璧的图形,符老师说:当省博所有的灯都息掉的时候,会有一束光透过大玉璧中间的圆圈,从几十米的屋顶打下来,光影迷离,恍如隔世。
春去秋来,时光如梭,宝物风采依旧,今天就让我们拂去岁月的尘埃,穿越时空走进历史,沿着古人生活的轨迹,欣赏那些让我们为之感叹的国宝,领略齐鲁大地的魅力风采 。
何等福气,刚进展厅就遇上了志愿讲解员符老师,六十岁的老人学识渊博,有着对传统文化矢志不渝的热爱。她一路带着我们,边看边讲,温和的语调,清晰的介绍 ,生动的故事引人入胜。
有人说: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诗和远方,能把两件事合二为一的大概就是旅行了。深以为然。我们生活在清王朝第二帝都,见惯了高贵庄重的皇家园林和金碧辉煌的王朝庙宇,可是今天在山东省博的展厅里,从那些号称“山东风格”的佛家造像中第一次知道衣服上有很多装饰品,下摆有褶皱的是菩萨,衣饰风格简洁的是佛。有背屏的佛造像大多属于东魏北魏时期,而单体圆雕石像是北齐的代表。那些风格愈发饱满的造像是唐代作品。甚至凭借着佛像的手印都能判断出谁在说法,谁在与愿。通过一次参观,一个讲解能学到这么多知识,多有趣啊!
寻宝是我们转博物馆最喜欢的项目,早就将山东省博的十大镇馆之宝烂熟于胸,只看能不能穿透时光的迷雾一眼认出它们。像久不见的老友重逢那样满心欢喜,隔着展柜的玻璃罩都忍不住地伸出手去,指尖全是爱意。
看那红陶兽形壶多可爱呀!小猪的鼻子,小狗的身形,根根分明的睫毛,大张着的嘴,一副憨态可掬的笑模样。我总在想五千年前那个将它制作出来的先民必是位想象力极其丰富的能工巧匠,他还那样富有艺术情趣,多么让人惊讶!
我们趴在蛋壳黑陶杯的整排展柜前不舍离去。搜集到的清晰大图丝毫不及看到它们那种震惊的千分之一。你能想象这些六千年前的陶制品工艺先进到什么程度吗?资料显示它们陶质极佳,不含任何杂质,也无任何掺料,最薄部位的盘口一般厚度在0.2-0.3毫米,最厚的地方也不足0.5毫米,重不超过70克。制作时均由快轮拉胚成型,盘口部位及底座部分有细密的同心圆轮纹。蛋壳陶质地较硬,埋藏地下数千年,于今出土,用指甲轻弹,仍有铮铮金属声,它们通体漆黑油亮,光可鉴人,足见当时烧窑渗碳技术的炉火纯青。它们薄如纸,硬如瓷,明如镜,黑如漆,就连后世的陶艺生产也很难再做出这样的珍品。这样前有古人,后无来者的陶器难怪被称为人与神沟通的圣物。我们又怎能不为先民的智慧和工艺水平惊叹呢?!
片片珍贵的甲骨,象征着王权的亚醜钺,西周重器頌簋,鲁国故城的大玉璧,解决了历史之谜的银雀山汉简,美轮美奂的东平汉墓壁画,我国唯一一件存世的帝王冠冕实物九旈冕。一件件珍宝叹为观止,每一件都彰显着齐鲁浓墨重彩的历史文化。
出了展厅,回望山东省博玄武岩风格的建筑,用深情的目光告诉它:我还会再来。
大明湖水碧波荡漾,清澈澄明。在冬日的暖阳里漫步大明湖畔,然而我们不是来寻夏雨荷的。我们去看他,他是文人中的异数,书生和百夫长的完美结合。他的清亮,一扫文人柔靡的形象,是一位具有实干才能的军事家。
他能为了替耿亮复仇,带五十人千里奔袭,深入敌营活捉张安国,尽显英雄本色。他亦能用深藏不泯的柔情写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经典情话,打动千年以后的你我。
他就是辛弃疾——世人钟爱的英雄才子稼轩。
辛弃疾纪念堂的小园别致优雅,四周墙壁碑林上用各种书体镌刻着他的词,每一首吟诵起来都激昂的让人血脉贲张。很多我们已经熟能成诵。纪念堂正厅里矗立着他的雕像,气宇轩昂。四周墙上是他的经典诗词,玻璃展柜中长长的卷轴讲述着他戎马倥偬的一生。
阳光从檐角洒下来,我坐在光影斑驳的长亭里,依靠着柱子思念他,隔了流光暗转的岁月,我还能感受他年轻时“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的雄心壮志。 体会那“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气概。迎着那“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的昂昂古风,我沉醉了。
这是他的家,我脚下是他曾深爱过的土地。也许,他也曾不止一次的回到这里。
武为良将,文亦忠直,文武全才,唯有稼轩,烈士远去,英名犹存,幼安词文,历久弥香,峨峨兮丰碑世人仰,欣欣然食粮万古长。
岁月不过是一条长河,我们隔河相望。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明慧学堂,我与主人亦是微信好友,早已是熟悉的陌生人。不过大家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千里之外还有一面之缘,也是造化。我们的造访让他颇感意外,不过既然都是儒家门派便不是外人,老师在前面讲,我们认真聆听,品儒家风范,师之大雅。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在这飘着墨香的小小私塾里我们看到传统文化闪着灼灼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