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喜欢你
没人搭理你
没人约你
没人站在你的角度考虑问题
没人等你
没人陪你
没人想到你
没人站在你的身后鼓励你
这些都不值得抱怨
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件又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
没有人关心不是孤独
面对悬崖声嘶力竭呐喊
无人回应才算孤独
——刘同
文 | 风清叶
音 | 不露声色 - Jam
前段时间读了刘同的《你的孤独,虽败犹荣》,他诠释的人生孤独,让人说不出一点瑕疵来,只剩下满满的认同和感动。从青春的迷茫到事业有成,中间经历过探索,经历过磨难与挫折,却在一个不经意间抓住机遇,取得人生的重大突破。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只要经历过,就会从懵懂走向清晰明了,最后变的成熟直至成功。
总想起他的一句话:
孤独是半身浸江,秋水生凉;寂寞是全身如林,寒意渐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他的孤独总感觉是和秋天联系在一块的,孤寂而又萧瑟。一个人的孤独,是怎样的,我自己也说不上来,预想是与社会的格格不入,显得鹤立鸡群,特立独行,还是内心对生活感觉索然无味,只是吊形吊影,百无聊赖罢了。
这些虽说不上有多贴切,但总觉得都是有道理的,说的都对,是社会的表面现象,也是内心的感悟。这或许就是所谓的青春迷茫吧,虽然早已过了青春期,但还算处在青春的尾巴上。
每天其实都一样,从早上7点起床,吃过早餐,一头扎在工作中,一直到中午12点吃午饭,午休至2点,又开始工作,不知不觉间下班,吃过晚饭,再加个班或看看书,一下子到晚上9、10点,回到寝室,洗洗睡了,算是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一觉自然醒,然后又重复昨天的工作和时间。
唯一不同的是,闲的时间可以玩玩手游,闲的时间不同,玩的游戏不尽相同罢了,是不是感觉很无聊?确实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什么,哪有那么多工作要做,但有时确实挺忙的。每周都是这样,就像做实验的流程一样,按部就班,一步一步来。
有一句话说:人最怕的就是习惯,是的,我已经渐渐适应和习惯了这种算得上是生活上的固有模式,不悲不喜,安之若素,犹如进入佛说的万事皆是空,不嗔不怒,不悲不喜的高深境界了。
我也说不上究竟有多喜欢这份工作,很多时候也不会因这份工作而开心,每天晚上等到其他同事下班走后,我就可以一个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听音乐,写文章,思考人生,总感觉这个时候才是真正的自己,没人打扰,随心所欲。
这可能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抑郁症的体现吧,不喜欢人多的环境,加上消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其实,也不尽然全是这样,周末约朋友在篮球场疯狂几小时,也是很开心的时侯,完全看不出内心的孤独。可这又如何解释呢?我将其称之为人的“两面性”,我自己对两面性这个词理解得不是很深刻,不知放在这里在别人看来是否合适,但我觉得还是挺贴切的。
说到底,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不应该如此悲观,确实,二十几岁的人生,哪有那么多感悟与情感,充其量只是偶尔有所感触,闲的没事干胡思乱想罢了。走出去,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沉浸和封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就好了。只不过,我还处在这样的感叹中:还没年轻,就老了;还没成功,就失败了;还没绽放,就凋谢了;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所以,时间就在这样的叹息中消磨殆尽,完全没有走出去罢了。其实,只要自己不认老,就会一直年轻;只要自己不服输,就会一直战斗;只要自己不低头,世界在看你时依然挺胸绽放;只要自己不放弃,谁也无法为你判定人生结局。
默默过后,终究会有所收获。虽然没有实现自己远大的抱负和梦想,但还是会按照最初的预想进入自己的人生轨道,无所谓成功失败,只要满足就行。
刘同说:“泾渭分明的青春,像鸡尾酒,被一路上记得住又记不住的调酒师把弄在手中,晃动再晃动,透过玻璃,最终能看得到清晰的走向。”我的青春马上有了结局,也已过了被调酒师晃动的时间,所以,我还是能够大致看到自己未来的走向,至于有多清晰,还真说不好,调酒杯玻璃的表面上还蒙着些许浅浅的膜,等它随着时间被完全擦拭掉,自然是清晰和显而易见的。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我的孤独,你又如何懂得。
纵使你的青春不再迷茫,但在孤独的路上,同行者何其之多,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同病相怜的人彼此珍重,互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