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芳最近找到我,和我说她最近压力比较大。
听着她的倾诉,无意之间发现原来她睡觉之前有刷手机的习惯,而且经常玩得很晚。
于是我跟她提议说,你可以尝试在睡觉之前把手机放到卧室外面,体验一下这样的生活。
结果,他想都不想直接拒绝说:“那不行,玩手机是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对此我微微一笑也就不再提了。
我仿佛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在以前,工作疲惫之际,我常常用玩游戏来放松自己。
结果经常发现玩游戏玩得越久忘记时间,精神也特别疲惫,不仅没办法把控好时间,而且也没有达到自己放松的预期,甚至感觉自己有点陷入了恶性循环:越累越想玩——越玩越累......
针对这个现象,直到我学习了《压力管理》这本书,才彻底走出了思维的怪圈,才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松,而有些娱乐活动只是一时的精神麻痹剂。
就好比有段时间口渴的时候,特别想喝可乐,结果却发现越喝越渴。到后来真正习惯上喝白开水之后,才了解到原来可乐所含的糖分太高,不仅能不能补充真正人体所需的水分,反而会让人体缺水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2)
人为什么要成长?这的确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也在反思:为什么要继续学习,人成长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想法的不同,认知的不同会导致行为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大多数认为人活下来就是为了享受,只要开心就好,所以成不成长,学不学习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开心。
这种想法固然没错,只是难免有些偏颇——所有人都想活得开心一些,但是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开心呢?难道一直都活在自己的感觉和直本能之中吗?
如果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自己,明白他人,能更好的让自己活在良好的情绪之中,能更清楚地明白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减少和避免冲突以及矛盾,这难道不是一个让自己更快乐的方式吗?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大家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只是一个是安于现状,一味的凭借着自己的大脑随心所欲的生活;还有一种,则是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不断地认识到自己的思维盲区,让自己更加有智慧更加纯然开心地活着,我想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会倾向于选择后者。
(3)
人类从动物进化到为人才过了几百万年的时间,因此人的身上还有很多动物的特性。然而动物的特性在现代人类社会的规则中,往往导致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如果凭借本能去行事的话,很容易发生各种纠纷。
学习和成长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和这些本能、直觉更加友好和理性地相处,让它们成为自己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成长和学习的目的就是如此。
只是由于现在中国的教育和社会浮躁的风气,导致我们一提到学习就认为就是考试,就是死读书,是一件苦差事。
有这些想法的人把自己以囚禁在一个牢笼之中不肯走出来,他们成为了思想上的囚犯。
(4)
人分三种:
一种是囚犯,让自己被某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困住,无法走出;
还有一种是过客,来去匆匆,不作停留;
第三种是探索者,不断探索和发现这个世界,不断成长和学习。
我们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人身上能够看到这三者叠加和冲突的影子。
如何让自己能更好的相处?
我想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让自己逐渐从囚犯转变为发现者的一种过程吧。
和越多的人相处就越来越有种感叹,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真的已经大过了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差异。
明明坐在身边的两个人,但是他们的想法却能相差到那么大,真的让人不禁感叹:同样是人,只是有了不同的大脑,却能产生出这么多不同的行为,所以让人更加想要去思考和理解生命的意义。
(5)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要强调说什么理想或者什么的行为是正确的,是唯一正确的。我们鼓励多元化,我们鼓励有不同的想法。
所以很多时候如果出现跟我意见不一致的人提出跟我意见不一样的想法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要不断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他为什么会这样说,他为什么会这样做。
如果能对自己有更好的帮助,更能加理解别人的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当你明白他的立场和他的想法,然后知道他的行为根源之后,我想很多时候我们能做的也就是更好地理解他而已,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如果想让他得到改变的话是需要一个契机和时间的。
所以说有人讲和利益无关的人争执不要超过三句话。
孔子也说:“可与人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谨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