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from Maoqi
上一次读的百万字巨著是《平凡的世界》,这一次是《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还没有宝宝,先把这书通读了一遍,相对于拖延症来说,我觉得这可能叫提前完成症。
书的封面上写着全球销量超过450万册,这么好的一本书,出版了20多年才卖出450万册,应该还有很多父母没有看过,不免觉得有些可惜。你可能会说:“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要看美国育儿机构出的书,美国的就好?中国跟美国不一样!”是的,国情的确不一样,但是在更高层面来看,我们关注的是人类科学养育孩子的方法,那么国家之间的地域差别就不那么重要了。
这是一本育儿百科全书,关于0-5岁孩子的养育,各种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问题,遇得上的、遇不上的问题,这里都有相关的指导知识,凝聚了超过100名儿科专家的智慧,而且这本书已经更新到了第6版,这显然比亲戚朋友的个人经验更值得信赖。
小马过河的故事大家小学就听过,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应用。比如,当听取别人看法的时候,要时刻记得:个人经验有很大的局限性,个体案例并不能说明普遍问题。
百科全书的使用,大多是在需要的时候按图索骥,去查阅相关的细节即可。我在浏览的时候,还是常常忍不住逐字阅读,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实在是太贫乏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书的内容编排很吸引人。比起来看各种公众号或者微博上的只言片语,还是这种百科全书读起来畅快,理解得更系统。
查理芒格在关于普世智慧的演讲中,他提到的第一条原则是:如果你们只是记得一些孤立的事物,试图把他们硬凑起来,那么你们无法真正地理解任何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读百科全书比看只言片语更有效。
在通读之后,且不说具体的育儿细节,说一说我的整体感受。
更多的理解
这里的理解,指的不仅是对孩子成长过程的理解,还包括对父母的理解,特别是对妻子的理解。常说要换位思考,其实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当看到书中所详解的关于孩子哺乳饮食睡眠哭闹生病时的各种详细应对方法,在自己的大脑里对那些场景进行预演时,我更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说“当家庭主妇比上班更辛苦”了。
更多的从容
有了宝宝就自然成了父母,但是并不是自然就成了有能力的父母。初任父母面对各种问题时,有人可能太过于谨慎而手足无措,有人可能太过于镇定而不重视,这都不是最好的方式。如果没看过百科全书,很多东西对我来说就是未知的,有些现象哪怕就是出现了,我也不可能识别出来。比如拥抱反射,提前知道这种反射的存在,知道它会自然消失,那么当它出现时,心里就更有数,听到迷信的说法时,就更会嗤之以鼻。
更多的耐心
都说面对孩子要有耐心,但是耐心从哪里来啊?心头的怒火熊熊燃烧怎么办?比如6-18个月大的孩子最麻烦,他们看起来非常不听话,即使你一天告诉他20次离卫生间远一点,当你一转身,他还是会去卫生间。你要是因此就失去耐心的话就太傻了,真正原因不是他不听话,而是他记不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记忆力还没有发育成熟。知道了这一点,面对孩子的时候,你就会更加有耐心。这种有根据的耐心远比强压心头火的耐心来得更持久,这是以理服己。培养耐心靠学识。
防患于未然
保证孩子的身体不受伤害,是父母最基本的责任,也是一项永远不会结束的责任,但是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如此尽责。我曾经在烧伤专科医院见到过很多受伤的婴幼儿,看到他们被白色纱布包扎着的胳膊腿,听到他们在手术室发出的痛楚的哭声,心生怜悯。伤害发生的原因可能是天灾,但更多的应该是人祸,来自父母的疏忽。
对于烧伤严重的孩子,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植皮,得从孩子自己身体上未受伤的腿部,背部等部位来取健康的皮肤,这时候很多父母都抱着愧疚的心情关切地问,能不能从父母身上取皮肤,免得孩子再遭一次罪。医生说不行,因为会发生排异反应,必须用孩子自己的...此时再多的懊悔都没用。
查理芒格的逆向思维就非常适用于孩子的安全问题,不仅“知道要做什么”更要”知道不要做什么“。安全问题:跌落、窒息、烧伤、乘车安全、溺水、触电,这些看起来是常识,当真正去阅读那些注意事项时才会发现,危险远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容易发生,哪怕只是一分钟的疏忽都可能酿成灾难。因为2-4岁的孩子很难完全明白他的行为会给自己以及他人带来危害,而他的行动能力又远远超过他的理解能力。
以上这些想法供你参考,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会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而这本有趣有用的百科全书能帮助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