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读书小记

        看待历史不管是宏观还是细微,就如看文章要跳脱又需要切身体会一样,切换不同的视角,总会有不同的感受。历史的进程,有退有进。因为人类的动力总会由生存与理想推动。生存的压力往往会产生激烈的行动,理想不携带极端的民族主义,才不会让人类产生大范围的冲突。虽然中国的朝代重复着由盛及衰的轮回。当今中国人对各代的褒贬也各有己见。但历史的长河早已把中国的文化缺点暴露无遗。以道德传统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是对‘人’的标准化以及神化,与残酷的现实生活始终存在矛盾。《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人类由地域导致人文的局限,行为的僵化,封闭的认知,无法吸收多元的思想。安逸却沉闷的生活,如何创造出火花?人的束缚有很多,朝着理想一件一件去打破,才能让历史呈现向上的大曲线。

       《心理经济学》不论是经济现象,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的行为产生,而人的行为又由心理活动促使。日本经济衰退对日本人心理上的影响,使他们生活在高福利的社会中也缺乏安全感。资本变成存款,而经济由消费和生产组成,没有了消费怎么可能促进经济复苏?现在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已经提出内需是提升各国经济的根本,而提升内需从社会层面上看就是让更多的人去的经济上的公平权利,享受更好的待遇,国家以人为本的常识的普及,才能为人类和谐共处打下牢固的基础。

        起初看过一些对《围成》的评论,产生了一种以为是写婚后琐事的错觉,外界评论虽然很高,却一直没有兴趣。直到最近的方韩之争,说韩寒《三重门》有抄袭《围城》之嫌,再加上对钱钟书才华的敬仰,更重要的是本人觉得《三重门》的诙谐,幽默都会让人会心一笑。既然说《三重门》是抄袭,那《围城》就更要看一看了。故事对知识分子的悲剧着重凸显在方鸿渐身上,‘兴趣很广,毫无心得’纵有一身傲气,却无生存的技能,婚姻并非是围城,而是感情的矛盾,生活的矛盾。一切两个人在一起后产生的冲突形成了“围城”。读完《围城》感觉方鸿渐的生活真是一团乱麻,各种依赖不管理由是多么冠冕堂皇,终究会让自己低人一头,毫无底气。婚姻的基础能够建立在理性的看待感情与经济独立的状态时,我想幸福才是可以得到的。

       《爱问科学》科学技术的创新,虽然都是建立在科学常识之上,但也不得不惊叹这些科学发明创造的神奇,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会给人类物质生活带来飞跃。但不禁让人担忧,如今大众科学精神的缺乏,难以正确驾驭技术。希望与恐惧共存。

         PS:自我独立是伴随着艰辛的漫长过程,受的伤有多深,经过的时间有多长,这些未知因素都在无时无刻磨练着自己,但也在时刻促进自我成长,带来希望与实现自我的快乐。

2012.4.30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生命与进化》科学在循序渐进,不断在筛选对人类有益的思想,科技。可时代的推动需要众人的共识。科技发达的时代...
    阿元阅读 194评论 0 0
  • 读书可以说是生活,生活里最大的充实也是读书带来的。 清明之月,踏春时节;伴随着万物复苏的快意,每日的阅读时光,也是...
    粒粒蓝雪阅读 309评论 0 1
  • 在海南 在海南,有一种热带的标志。 那些在内地卖至十几二十元的椰子,此刻正挂在海南随处可见的椰子树上,想想就觉得非...
    旅道天下阅读 915评论 0 1
  • 01 万事开头难。 但每个改变终究要有一个开始,所以不用想得太多,现在出发就对了。 人生有很多次出发,上大学开始独...
    混沌成长阅读 149评论 0 1
  • 凌晨四点四十,看了简书作者/塔罗占卜师龙女的文章,让我有一种特别想写文章的感觉。但深知自己的文学...
    那冰阅读 29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