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过中年,才发现最近能够和年迈的父母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谈话了。以往是不行的,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十之八九,不一定谁的哪句话脱口而出,一下子就有人炸了。不是他们嫌我说话不中听,触及到他们的逆鳞;就是我不能听见他们再用抱怨的语气说话,一听见就想发脾气,忍着不发的话就只能走人。
最近和我妈聊天,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竟然学会了反思。她反思自己的工作时,说四十多岁早早地就被从企业里劝退,究其原因为不知道和领导拉关系,走上层。她自诩年轻时相貌、能力出众、又古道热肠,爱帮助工友。但是说话过于直率,直来直去的性格得罪了大大小小的头头。又埋怨我爸,书生气太重,在单位里好不容易爬上了个高层的副职,却因为过于直正,不能和正职同流合污而一直郁郁不得志。
这些,我听听笑笑罢了,坐稳小板凳,当个好听众,时不时地再以同情的语气,呵呵两声。可是,当谈及对我和弟弟的教育往事时,说不了几句就会不欢而散。那些在我成长期间的不美好的回忆,好像永远遗留在心头的一个个伤疤,一不小心就被撕裂开来,彻骨地疼。转眼间,自己的儿子也已经将近18岁了,对他的教育,从当上妈妈的第一天起,我建立在自身的血泪史上,再加上看书、听讲座、听取过来人的经验和教训,苦心孤诣,一步步小心翼翼地走到了今天。
妈妈总是说自己心眼小,眼里容不得一点儿沙子。可时至今天,我认为她是情绪管理能力差。别人家的妈妈我不知道,反正从小到大,我最会做的事就是--------察言观色。每天放学后,先看看妈妈的脸色,如果是艳阳高照、晴空万里,那我可以放下心来,安静地吃饭、写作业。可是,如果一看到她阴沉着脸,我就立马小心翼翼起来,不敢多说一句话、一个字,言听计从。可是,尽管这样,仍然可能遭到暴风雨的袭击。
惹她生气的理由很多,工作的不顺心被她带到了家里,回家之后看到我爸,就会抱怨他挣钱少、工作忙,让她出门没有面子,累死累活地干活儿。看到我和爸爸,就训斥我们学习不努力、成绩不突出,不像邻居的孩子那么优秀,让她不省心,脸上无光。有时候,雷暴的目标就是我自己,也有可能是爸爸和弟弟,但很不幸地,我避无可避地又被殃及。这种频率非常之高,现在想起来,我还能体会到当时那小心谨慎仍然中招的感觉。
记得初中时,我练毛笔字,有一天灵机一动,征到爸爸和弟弟的一致举手同意后,写了一张大大的“制怒”,贴在了妈妈的房门上。这下可是捅着马蜂窝了,妈妈回家后雷霆大怒,一下子冲到我面前,手指着我的脸,痛骂了我一个小时也没有熄火的迹象。我只好灰溜溜地把它撕下,低着头,一个字也不敢顶嘴。最可恨的是,爸爸和弟弟一点儿也不仗义,躲得远远的,余我一个人留在风暴的中央。
曾经看过这样一段话:人终身都在追求两样东西,一是童年没有得到过的(比如被父母喜欢悦纳的感觉),二是童年得到过的(比如童年的美味食物)各种美好回忆之类的。我深以为是,曾经几何,我多么盼望得到妈妈的宠爱、笑脸和夸赞,可心知这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这种渴望伴随着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直到上大学后,妈妈第一次去看我,当我清晰地看到她眼中泛出的泪花时,我才忽然明白过来,妈妈,原来她是如此爱我的呀。
妈妈的情绪是一家人的晴雨表,她的脸色决定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也有人说,妈妈的情绪是家庭的风水。聪明的妈妈,在工作和家庭之间能够做好平衡。
愿所有的妈妈都能在生活的疲惫和艰辛中,抹去委屈的泪水,找到这种平衡。
克服焦虑,张弛有度,你的孩子将会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