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自己心中有很多害怕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被父母编造出来的。 孩童时代,都有一个自己版本狼外婆的故事。不听话要被大灰狼吃掉的惊悚,从小就深入骨髓。长大以后,对狼的认知偏执地停留在凶残、可恶的直观印象上。工作了,面对公司提出的发挥团队合作的狼群精神,曾让自己疑惑不解。
“警察叔叔专门抓不听话的孩子”。警察叔叔究竟是干什么的,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们当然会慢慢明白,长大意味着认知不断完善,但是从小对警察职业的误解,也会延迟他们对社会正义和邪恶的判断。
若是被父母说自己是在垃圾堆里捡来的,不听话就拿出去送人等等。直接造成的是幼小心灵的自卑,对父母的不信任。 这些都是原生家庭给孩子的影响,真的很难去改变每个家庭的教育模式。父母出于不想让孩子调皮,用各种恐吓式方式去教育孩子,让孩子在这种"吓唬"中失去了童真。
"吓唬式教育"不一定会扭曲孩子的认知能力,但绝对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精神世界产生负面影响,最终会映射在他们的心理素质上。孩子的心理素质问题难道不是家长们关心的起跑线问题吗?
教育孩子不要动不动“吓唬式”的,要提倡“鼓励式”教育,耐心地教他如何做,孩子心理也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