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个推理悬疑电影,竟然看出了眼泪,这是我自己未曾想到的。而这部电影就是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改编而拍摄的。
一个人可以为了另一个人伤人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为了帮她洗清杀人嫌疑,设计了一系列谜题,最后还要给自己定一个变态跟踪狂的身份。
是谜题,总会被揭开。虽然不是所有的案子都会被破解,但杀人总会有动机,真相也只会有一个。
电影结束了,总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虽然剧情已经明白,还是想再找来小说看一下。
电影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嫌疑人究竟是谁。但杀人动力呢?看似一目了然的案子,真的这么简单,还需要我们推理吗?
嫌疑人真的就是凶手吗?可她看起来不像杀人凶手,也有不在场证据啊。她又是怎么实施犯罪的?是一个激情作案,还是预谋许久?
当你跟随电影,慢慢展开故事的时候,你也会不自觉的有代入感。是啊,她怎么会杀人呢?
事情远没有我们一开始想到的那么简单。人都是自私的,也有例外,就如电影里的石泓一样。
为了自己喜欢的人,不惜变成杀人犯,不惜被当成变态跟踪狂,还不想让她知道真相。不想让她知道,他为了她都做了些什么。
日本推理小说天王、直木奖得主东野圭吾“迄今为止最高杰作”,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第一名全部收入囊中。这是微信读书里关于这本书的简介,评分9.4分,关于小说内容的部分我删除了。
今天这部电影,并没有让我觉得毛骨悚然,或者有什么害怕的感觉,就是感觉不是很痛快,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原来有时候事情的真相,并不一定是我们想要揭开,或者是我们想要的。
推理小说里边有爱情,是一个大惊喜,在我印象里,这里边只有杀人,还有推理破案。当然还有杀人的动机:为情、为钱、为名、为利。
推理的乐趣就是跟着报案人,一步步接近真相,即使自己的推断错误,还有报案人带着我们揭开层层迷雾,找到答案。
很遗憾,看完了,我也没能记住里边有什么特别惊艳的台词。难道是看的不够仔细,还是不走心,或者我没留意?
好在起码看完了这个故事,至于他们的推理逻辑,还是不懂,或者这个逻辑思维需要刻意练习。
又找来了一个相关的电影,也是苏有朋导演的,也是这种推理类电影。看来苏有朋,对于自己的电影导演身份,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看到电影里林心如跟张鲁一,在警局见面,林心如给张鲁一下跪,瞬间就不行了,眼泪就就出来了。这不是张鲁一想要看到的,也不是他所接受的。很可惜,再精密的布局,也抵不过人心。
他可以为了报恩,为了帮她脱罪,制造了另一场命案,杀了一个无辜的人。他看起来冷漠,可心里其实还有爱的能力。而他为了他认为的报恩,做了他认为他能做的所有一切。最后不惜破坏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形象,看到了有别人可以对她更好,就独自承担下了所有责任。
爱情还真是件伟大的事,可以让人变得这么无私。最近看到一个观点,“爱”这个词其实是个动词。因为有“爱”,后面才会发生很多故事,这部影片就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