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6年6月,大唐王朝的国都长安烽火弥漫,硝烟滚滚,安史叛军攻占了这座世界上最繁华富庶的城市。
大唐皇帝已在几天前悄悄出逃,去往蜀地。无主的长安城一片混乱,叛军肆意烧杀抢掠,百姓惊惶,四处逃亡。昔日的庄严富庶的长安城变成了人间地狱。
此时在长安东南的一处山野中,一个20多岁的青年正惊惶地向不远处的长安城张望,那腾起的硝烟,冲天的火光仿佛在灼烧着他的心。他不敢相信,几日前还尊贵无比的长安城,此时已被视如草芥;几天前他站立过的大明宫,此刻正被叛军肆意践踏。
一切都回不去了,皇帝抛弃了他,大唐王朝也抛弃了他,曾经的一切都抛弃了他,他只能在山野中逃亡,像无根的浮萍。
他不会打仗,也没有以死报国的勇气,甚至连“以笔为刀”的书生意气也没有,因为他大字不识一个。
然而,几天前,他还是皇帝的侍卫近臣,自由出入宫闱,在大明宫的白玉台阶上持刃而立,威气逼人。他骑着高头大马在皇帝御驾前开道,耀武扬威。但几乎一夜之间,他从天堂跌入地狱,失去了皇权和家族的庇佑,他变得一无所有,一无是处。
他目光痴呆,遥望着一片狼藉的长安城,但他看不到唐王朝的未来,也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然而,短短数年后,这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却成了一个勤政爱民的好官,他不但留下了很好的政绩和名声,也成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名动天下,闪耀后世。究竟是怎样的变故和觉醒?写就了他难以置信的传奇人生?
他,就是韦应物!
一、离离山上苗
《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经寸茎,荫此百尺条。
这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咏史》中的第二首。正如他诗中所言,生长在高山上的小树苗,竟然遮住了涧底百尺高的松树,这就是历史上很多时候选人都只论出身,不论才华的门阀制度。至使庸人居于高位,英才沉沦下僚。
而韦应物正是那颗在家族高山上烘托起的小树苗。
韦应物出生在唐代最显赫的家族“京兆韦氏”。当时长安有民谚“城南韦杜,去天尺五”。形象地点出了韦氏家族的滔天权势,与无上的皇权也相隔咫尺。
京兆韦氏的显赫在唐代无出其右,光宰相就出了24位,位列三公的不计其数。门庭的荣耀、家族的庇荫使韦应物顺理成章的成为那座门阀高峰上的“离离山上苗”。
他15岁就与门荫补右千牛,成为唐玄宗的御前侍卫。他骑着御厩里的高头大马,在皇帝仪仗前开道,在大明宫的白玉台阶上持刃而立,威风凛凛。他虽然长得高大英俊,却目不识丁。没有诗书的熏陶和道德的约束,他倚侍皇恩嚣张跋扈、胡作非为。
他窝藏逃犯,以亡命之徒为友,白天与人赌博游戏,晚上就潜入邻家与姑娘厮混,干着种种违法乱纪的事。连主管司法的司隶校尉也拿他无可奈何。他在后来《逢杨开府》一诗中,对自己之前的种种劣迹表达了深深的悔恨。
《逢杨开府》
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
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
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
司隶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骊山风雪夜,长杨羽猎时。
如果没有发生安史之乱,韦应物这个纨绔恶少的人生也就这样了,他会一直在繁华奢靡中醉生梦死,在历史中化为一抹尘烟,但安史之乱这场惊天巨变,却让他脱胎换骨,涅磐重生。
公元756年6月,安史叛军攻占长安,皇帝逃亡,贵妃殒命,长安城一片混乱。王维等一大批有名望的官员被叛军俘获,押往洛阳。韦应物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仓皇逃出长安,流落江湖。
一朝失去皇权和家族的庇佑,没有人再把他当回事,他成为丧家之犬,处处遭人白眼,受人欺凌。这让一贯嚣张跋扈,恃宠而骄的韦应物感觉人生一下从云端跌到了谷底。
他看清了真实的世界,也看清了真实的自己。以前的种种飞扬跋扈、纸醉金迷都是幻象,被大风一吹就无影无踪。而大潮退去,无才又无德的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如何在这世间立足?
“武皇升天去,憔悴被人欺”。
两年后,他回到长安。天下大乱,生活多艰。无才无德的他在长安似乎已没有容身之地。他那天路过华清池,这是他以前经常陪皇帝游玩的地方。可繁华已逝、物是人非,曾经光鲜无比的他已经落魄到食不果腹,饥寒交迫的地步。他不由发出“出身天宝今年几,顽劣如锤命如纸。作官不了却来归,还是杜陵一男子”的悲呼。但世事巨变、天翻地覆,他只落得“可怜蹭蹬失风波、仰天大叫无奈何”。
命运已将他彻底抛弃,一无是处的他“弊裘羸马冻欲死”,连温饱都成了问题,不知以后的人生该该怎样走下去?
二、把笔学题诗
在无数的不眠之夜,在惊惶忧虑中,韦应物开始了深刻的反思。荒唐的过去就像一个梦,他必须振作起来,开辟一条新的人生道路。而无才无德的他,要提高自己、东山再起的唯一途径就是读书。
他拾起了以前弃之如弊履的书本,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舍不得放下。虽然年过20的他“读书事已晚,但还是老老实实“把笔学提诗”。他每天闭门不出,早早“焚香扫地而坐”,全神贯注读书学诗。
他本来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加上刻苦攻读,学业精进,一日千里。他很快从一个大字不识的纨绔子弟,变成了读书破万卷的天才青年。诗书祛除了他的粗野轻浮,重新塑造了他的精神和人格。人生抱负、家国理想开始清晰的出现在他的生命中。一个胸怀大志、顶天立地的韦应物正脱胎换骨,横空出世。
在韦应物人生最黑暗和迷茫的时候,有一个人始终陪伴在他左右,不离不弃,韦应物的重新振作,她功不可没。
她,就是韦应物的妻子元苹。
就在长安沦陷的前几个月,20岁的韦应物大婚.娶了16岁的元苹,这仿佛是上天赐予韦应物最好的礼物,带给了他人间最好的关怀和最温馨的爱。
元苹出身名门,知书达礼,温柔敦厚。她不但对韦应物悉心照料,对韦氏家人也关怀备至。她“尝修内事之余,则诵读诗书,玩习华墨”。她闲暇之余便读书习文,吟诗作画,她的才气深深感染着韦应物,韦应物一度在这位秀外慧中的才女面前自渐形秽,他心中暗下决心,堂堂七尺男儿,绝不甘女流之下,他因此更加发奋刻苦。
安史之乱后,韦氏开始逃难流亡,曾经锦衣玉食的生活变得饥寒交迫,但元苹毫无怨言,不改初衷,尽心孝敬公婆,陪伴丈夫读书。正是她的温柔贤淑,抚慰了韦应物从云端跌到谷底的失落和绝望,也唤起了韦应物从头再来的壮志和雄心。
元苹,就是那个在背后默默陪着韦应物改变和崛起的人。
三、直木不为轮
公元757年9月,局势逐渐稳定,27岁的韦应重新进入太学学习。他“曾经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的浮躁狂悖早已荡然无存,他这次是来兢兢业业求学的。命运的磨砺和诗书的启发,使他有了安定天下、重振大唐的气魄和责任。他,成了一个真正的读书人!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韦应物在吏部的考试中脱颖而出,授洛阳丞。此时的韦应物已满腹经纶,踌躇满志,决意为大唐复兴尽己之力,干一份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洛阳是唐王朝的东都,繁华富庶,位置险要,又曾在安史之乱中被安禄山立为“大燕”的伪都,举足轻重。但数历战乱后的洛阳城已萧瑟凋敝,残酷不堪。韦应物眼中是一片“萧条孤烟绝,日落空城寒”的景象,但他坚定的相信,洛阳城会和唐王朝一样恢复往日的荣光。“感怀理乱迹,永怀经济言”是他对洛阳和大唐的展望,也是他的功业理想。
他满怀豪情的投入洛阳城的重建工作。在朝廷的支持下。洛阳城元气恢复,渐现生机。他欣喜的看到了“平明四城开,稍见市井喧”的景象。
但此时的大唐早已积重难返,乱象丛生。驻扎在洛阳城内的官军军纪败坏,屡屡扰民滋事。韦应物不忍百姓受苦,不顾自己官小权轻,毅然挺身而出,对劫掠扰民的士兵施以惩处。但军人却拉帮结派,沆瀣一气,反而倒打一耙,编织理由告讼韦应物。然而一身正气的他并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处处蒙受委屈。他独木难支,百口莫辩,愤而写下了《任洛阳丞请告》
方凿不受圆,直木不为轮。
揆材各有用,反性生苦辛。
折腰非吾事,饮水非吾贫。
休告卧空馆,养病绝嚣尘。
游鱼自成族,野鸟亦有群。
他表达了自己绝不与賊为伍、同流合污的决心,虽然世风日下,但他会牢牢守住自己的人格和操守。
他正直的棱角和锋芒没有刺破那个时代的黑暗,却反过来刺伤了自己,弄得“谋身类触藩”的境地。但他的刚刚直方正不会动摇。他就此称病辞官,闲居洛阳。
经过这次打击,他中兴唐王朝的信心开始崩塌。朝纲已乱,烽烟四起,各处将领拥兵自重,骄横跋扈,唐王朝再难安宁。而皇帝却只知道信任宦官。宦官势利坐大,成为扰乱朝政的一股巨大力量。内忧外患,生死存亡之秋,皇帝却依然沉迷享乐,不理会前车之鉴,就像他眼前的金谷园一样,曾经的天下第一豪宅化作了尘土。
《金谷园歌》
石氏灭,金谷园中水流绝。
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
东风吹花雪满川,紫气凝阁朝景妍。
洛阳陌上人回首,丝竹飘飖入青天。
晋武平吴恣欢燕,馀风靡靡朝廷变。
嗣世衰微谁肯忧,二十四友日日空追游。
追游讵可足,共惜年华促。
祸端一发埋恨长,百草无情春自绿。
昔日天下第一富豪石崇的金谷园只剩夕阳残照,芳草萋萋,而曾经繁盛无比的大唐王朝,也必然会走向这样的结局,他这样的热血男儿,却屡遭排挤,有心无力,只能发出绝望的悲叹。
残酷的现实一点点侵蚀着他的心,他的理想和抱负日渐沉沦,他只能避开世事,把灵魂安放在山水中、佛禅里,那个自由空灵的世界才会让他的焦虑痛苦有一丝暂时的解脱。
我开始走向一条和前辈王维一样的路。
四、逝去亦不回
公元769年,韦应物终于回到已阔别六年之久的长安。此时的长安,已全然没有了之前的恢宏气象;而此时的韦应物,也全然没有了当初的意气风发。他收敛锋芒,也放下了他那些全无希望的执着,他开始寄情山水,广为游历,以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他眼前的世界。
令韦应物没有想到的是,这闲暇的时光竟然会长达5年之久,他身在千山万水,心还依然记挂着庙堂朝廷。孤独和失意还是不可避免的折磨着他。
这时,他在洛阳的好友冯著也罢官来到了长安,隐居在终南山。两人都离开仕宦、落魄江湖,同病相怜,不由得百感交集。
《长安遇冯著》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年华渐逝,却无所建树;王朝坠落,却无能为力,两颗曾经满怀豪情的心,只落得在江湖中飘零,在友情的温暖中相互慰藉。
但不久后,冯著决定远赴广州,任职广州署幕府从事。韦应物又面临着知己的别离。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
郁郁杨柳枝,萧萧征马悲。
送君灞陵岸,纠郡南海湄。
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
如何从此去,千里万里期。
……
朋友此去岭南,蛮荒未化,瘴气深重,不是宜居之地。而长安远赴广州,隔山阻水,有数千里之遥,这必是一趟漫长的苦旅,与贬谪流放无异。朋友应是灰心仕途,永隐于南荒了吧?
他又是多么不舍得他离开。泱泱大唐,熙熙长安,与自己意气相投的又有几人?而今朋友离去,自己将更加孤单,但他把所有的离愁别绪都化成了祝福,愿朋友一路平安,日后仕途顺利,平步青云。
盛唐已去,风骨不再,任韦应物再强打精神也咏不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豪迈;也咏不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慷慨。在日趋衰落的唐王朝,沦落潦倒的仕人们不敢奢望理想,甚至不敢奢望平安。就像王维在安史之乱后送朋友远赴安西时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历九年(公元774年),以闲赋五年的韦应物终于得到朝廷征召,任京兆府功曹。这是一个正七品的小官,但他总算是再入仕途,留着了人生那点微薄的希望。
公元776年初,韦应物改任朝清郎,他的仕途依然没有起色,但这年9月,他遭遇了人生最大的痛苦和别离,与他相依相伴的夫人元苹去世了。
韦应物的天塌了,壮志未酬,人生落魄,夫人元苹一直是他心中的支撑和依靠,给了落寞绝望他无尽的温暖和慰藉。而今,这人世间最好的温馨已被剥去,他该如何承受?
韦应物伤心欲绝,他将满腔的悲恸挂化于笔端,一首接一首的写怀念亡妻的诗。《伤逝》、《往富平伤怀》、《出还》等惊天地,泣鬼神的悼亡诗就此诞生。
《伤逝》
染白一身黑,焚木尽成灰。
念我室中人,逝去亦不回。
……
梦想忽如睹,惊起夜徘徊。
此心良无己,浇屋生蒿莱。
《出还》
昔出喜还家,今还独伤意。
入室掩无光,衔哀写虚位。
他的悼亡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史上有着数一数二的地位。刘克庄说:“悼亡之作,前有潘骑省,后有韦苏州,不可复加矣”!
伊人已去,他的生命将永远残缺。余生无味,风雨亦来,但他心中有一片天地,永远为元苹留着,在他孤独落寞的时候,可以在回忆里寻找一丝温暖。
壮志难酬,仕途不顺,夫人亡故,万念俱灰之下,他目睹朝政腐败,苍生受苦,萌生了不管不顾的勇气。他不再退缩畏惧,他要大声疾呼,为天下百姓说几句话。
《采玉行》
官府征白丁,言采蓝溪玉。
绝岭夜无家,深榛雨中宿。
独妇饷粮还,哀哀舍南哭。
这是他作为一个读书人的良知和道义,这也是他在无边的黑暗中唯一为百姓能做的。诗歌是他灵魂的不屈和挣扎,也是他寄存理想与善良的精神家园。
五、何因不归去
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韦应物出任滁州刺史,此时的滁州刚历战乱,一片风物殊异国,邑里但荒榛”萧条荒凉。他决意尽己之力为百姓做些实事。他常常深入田间,了解百姓疾苦。
《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看到治下百姓异常劳苦,却衣食无着,穷困潦倒。他不由得心生愧疚,有种无能为力的悲哀。
理想与现实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朝政的腐败、百姓的困苦,命运的左冲右突、人生的百感交集,却只能用诗来宣泄,来表达,这让他的诗歌在滁州开始走向了巅峰。他佳作频出,首首都是千古传诵的精品。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在乱世中还能遇到故人,是件多么开心的事。想当初,谁不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而今在岁月的蹉跎中双鬓已华。理想远去,心灰意冷,很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归隐,了此一生,但人在江湖,已是身不由己了。
他身处江湖之远,但庙堂之高的长安,却发生了惊天巨变,时时牵动着他的心。
公元783年,泾原士兵发生叛乱,唐德宗仓皇出逃,大唐王朝又一次找到了覆灭的边缘。
千里之外的韦应物坐卧不安,他焦急的牵挂着皇帝的安危和大唐的命运。在派了几批探子无果后,他亲自写诗给朝廷的好友李儋元錫,急切的探问消息。但这首打探情况的诗却成为唐诗的巅峰之作。
寄李儋元錫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在国家危亡的多事之秋,他恨自己职微言轻,无能为力。而自己辖区的百姓困苦流亡,自己却依然领着俸禄,心中充满了愧疚。在这世上好似成了一个无用的人,无所事事,想归隐却抽不了身。不知远方的皇帝是否平安,但愿天下太平,我们下次还能相见叙旧。
这首诗看似轻描淡写,故作轻松,但他对大唐、对时局、对百姓的担忧跃然纸上。恬淡平和间也遮掩不住他心中的孤独凄凉。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他力图有所作为,却什么也做不了。
这是韦应物的悲哀,也是大唐王朝的悲哀。
他的苦闷无法消解,只能在滁州的秀丽的山水中流连,希望找到一个出口。而在广阔静谧的山水中,他感觉自己的心竟然慢慢安定了下来。山水收纳了他的失望沧桑,化解了他的忧郁愁绪。
他开始用心去审视和体验眼前山水里的广阔天地,这种静谧却灵动、蓬勃却安然的自然造化。它们不随时代动荡,不随岁月变化,千万年间看似木然的立在那里,看尽人间恩怨悲般欢,却不为所动,只顾顺时生长,生生不息,这是多么大的智慧呀!
静穆如山,波澜不惊,人生也应当豁达如此呀!丢开名利,抛开执着,他终于试着把他疲惫沧桑、千疮百孔的心安放在青山绿水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让生命回归本源,也不失为一条恒久旷达的生命之路。
他的心终于找到出口,心中的忧伤和绝望被慢慢冲淡,他的视野变得淡然悠远,那是一个彻底融入了山水的灵魂,在诠释着生命的本源之美。这种美无关时代,无视名利,是最容易得到又最难得到的收获。
他的诗风突变,他的人生方向也随之改变,他从此成为山水田园诗的大家,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比肩,称王、孟、柳、韦四大家。这一切好像不是他的选择,而是命运的安排。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他全身心融入了滁州的山水,滁州的山水也温和的接纳了他。他的笔下没有了风云变幻,只剩下恬静平和。他抛开了国难当头,抛开了人间悲苦,只想从心底还原那宁静,美丽的自然,而自然之外的情绪,只留给人们去想象。
有人说,这首诗透着他无能为力的悲哀,无所作为的忧伤。这可以理解。当现实强大到无可撼动,他磨平了棱角、收敛了锋芒,安然接受了命运。他退缩在山水中,只为让自己有一处喘息之地。泱泱乱世、深若浮萍他能够守住的,就只有自己的灵魂。
《秋夜寄邱员外》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中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他尽量让自己平淡如水,不起波澜,但孤独与失意仍会不可避免的袭来,那个孤独的朋友在深山无处可寻,而那个真实的自己又在哪里呢?他其实是在问自己,但没有答案。
他心中唯一牵挂的是那个遥远的故乡,一声雁叫就能摧垮他所有的防线。
闻雁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乱世漂泊的人啊!故乡是唯一念想,而自己是离群的孤雁,在秋日的雨夜中挣扎。
六、传奇“韦苏州”
公元788年,韦应物到苏州做刺史,这时他已步入老年,苏州是他仕宦生涯和人生的最后一站。韦应物为官多地,但与苏州感情最深,后世称他为“韦苏州”正是因此而来。
江南山水乡的妩媚柔和,苏州古城的静幽雅致,停泊了韦应物这颗沧桑的心。他醉心在这江南的美景里,感受着苏州温情的抚慰,也深刻的感受着生命。
寄情山水的人都会迷上佛禅,因为它们是相通的,那些简单、纯净、空灵、淡薄的意境,无不诠释着生命本源的意义。韦应物早已心向佛禅,而曾经“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江南,佛学氛围浓厚,遍布庙宇寺院,而苏州更甚。这给了韦应物礼佛参禅的诸多便利。他频频出入各大寺庙间,经常以事为家。盘桓多日不肯离去。在古河灯影,袅袅青烟中,他的心空灵淡漠,安详从容。
他还结识了皎然、灵澈、环璨等一大帮佛道好友,以佛道来诠释世道,诠释人生。
他的诗也已佛心空灵,禅意静韵。在无数激烈的挣扎后,晚年的韦应物释然了。他无力改变现实,挽狂澜于既倒,他只能用山水的永恒,禅意的淡远来诠释人生的意义,让自己的灵魂得到解脱。
寄恒璨
心绝去来缘,迹顺人间事。
独寻秋草径,夜宿寒山寺。
今日郡斋闲,思问楞伽字。
宿永阳寄璨律师
遥知郡斋夜,冻雪封霜竹。
时有山僧来,悬灯独自宿。
但主政苏州,韦应物并不轻松。苏州是唐代大邑,事务繁忙,有时甚至忘了季节的变换,“一为吴郡守,不觉菊花开”。他尽力安抚黎民,造福百姓,而自己两袖清风,清正廉洁,留下了很好的名声。苏州人民把他和此前的刘禹锡、白居易并称为苏州三贤,并立祠纪念。
苏州任期满后,韦应物竟然拿不出回长安的路费。于是寄居在苏州各大寺庙间,真正体验了一把出家的滋味。
两年后,穷困潦倒的韦应物在苏州离世,他永远留在了苏州,留在了这片妩媚温情的土地上,在柔美的山水和空灵的禅意中悄然隐去,对他来说,也算一种圆满。
他没有选择回到故乡——曾经鲜衣怒马、纸醉金迷的长安。他出道后由西向东,一路漂泊,从青年的横行无忌,飞扬跋扈,到老年的醉心佛禅,恬静淡然。从长安的荣华富贵纸醉金迷,到苏州的穷困潦倒,不支旅费。命运仿佛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生命旅程的两端,正是人生最难的两极。他在时代的动荡与精神的跋涉中一路前行,大起大落。
时代注定了他挣扎和反抗的失败,但他把所有的情绪凝注于诗歌,作为自己最后的倾述与坚持。他在现实的反抗是失败的,但他的诗歌却惊艳千年,成为了他最大的人生价值,这是他怎么也不可能想到的。
在疯狂的长安,在滁州的西涧,在苏州寒山寺,他的诗歌足迹永远镌刻着他人生的传奇。